-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 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 762年病逝,享年61岁。 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春夜洛城闻笛春夜洛阳城闻笛 唐代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译文 是谁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发出悠扬的笛声。 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就在今夜的曲中,听到故乡的《折杨柳》,哪个人的思乡之情不会因此而油然而生呢? 注释 洛城今河南洛阳。 玉笛笛子的美称。 ③暗飞声声音不知从何处传来。 声声音。 春风指春天的风,比喻恩泽,融和的气氛等引申涵义 闻听;听见。 折柳即《折杨柳》笛曲,乐府鼓角横吹曲调名,内容多写离情别绪。 曲中表达了送别时的哀怨感情。 故园指故乡,家乡。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李白游洛城即洛阳时所作。 洛阳在唐代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时称东都。 当时李白客居洛城,大概正在客栈里,因偶然听到笛声而触发故园情,作此诗。 赏析 此诗写乡思,题作春夜洛城闻笛,明示诗人因闻笛声而感发。 题中洛城表明是客居,春夜点出季节及具体时间。 起句即从笛声落笔。 已是深夜,诗人难于成寐,忽而传来几缕断续的笛声。 这笛声立刻触动诗人的羁旅情怀。 诗人不说闻笛,而说笛声暗飞,变客体为主体。 暗字为一句关键。 注家多忽略这个字。 因为不知笛声来自何处,更不见吹笛者为何人,下此暗字,十分恰当。 这里暗字有多重意蕴。 主要是说笛声暗送,似乎专意飞来给在外作客的人听,以动其离愁别恨。 全句表现出一种难于为怀的心绪,以主观写客观。 此外,暗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 谁家,意即不知谁家,谁与暗照应。 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说它散入春风,满洛城,仿佛无处不在,无处不闻。 这自然是有心人的主观感觉的极度夸张。 散字用得妙。 散是均匀、遍布。 笛声散入春风,随着春风传到各处,无东无西,无南无北。 即为满洛城的满字预设地步;满字从散字引绎而出,二者密合无间,同时写出其城之静,表达诗人的思乡心切。 听到笛声以后,诗人触动了乡思的情怀,于是第三句点出了《折杨柳》曲。 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归来也折柳。 据说柳谐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 长安灞桥即为有名的送别之地,或指那个地方的杨柳为送行人攀折殆尽。 《折杨柳》曲伤离惜别,其音哀怨幽咽。 晋代太康末年,京洛流行《折杨柳》歌,有兵革苦辛的词语。 北朝《折杨柳歌辞》中说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蹀坐吹长笛,愁杀行客儿。 大约都是据曲意填的歌词。 所以,诗人听到这首《折柳》曲,便引起客愁乡思。 一般说,久居他乡的人,白天还没有什么,可是一到日暮天晚,就容易想念家乡。 在春秋季节,人们也常是多愁善感。 《折柳》为全诗点睛,也是闻笛的题义所在。 三、四两句写诗人自己的情怀,却从他人反说。 强调此夜,是面对所有客居洛阳城的人讲话,为结句何人不起故园情作势。 这是主观情感的推衍,不言我,却更见我感触之深,思乡之切。 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 诗的第一句是猜测性的问句。 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而打动了许许多多听众,这就是句中暗字所包含的意味。 第二句说笛声由春风吹散,传遍了洛阳城。 这是诗人的想象,也是艺术的夸张。 第三句说明春风传来的笛声,吹奏的是表现离情别绪的《折杨柳》,于是紧接一句说,哪个能不被引发思念故乡家园的情感呢!水到渠成而戛然而止,因而余韵袅袅,久久萦绕于读者心间,令人回味无穷。 短短的一首七言绝句,颇能显现李白的风格特点,即艺术表现上的主观倾向。 热爱故乡是一种崇高的感情,它同爱国主义是相通的。 诗人的故乡是他从小生于此,长于此的地方,作为祖国的一部分,那种形象尤其令诗人难以忘怀。 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 李白的老家在四川,二十多岁就离家东游,后长期居住湖北、山东,春夜闻笛《折杨柳》曲,触发深长的乡思当是再自然不过的了。 因此情真意切,扣人心弦,千百年来在旅人游子心中引发强烈的共鸣。 【初中古诗《春夜洛城闻笛春夜洛阳城闻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七上历史早背晚默小纸条.pdf VIP
- 《住院患者身体约束的护理》团体标准解读.pptx VIP
- 安装施工员工作职责内容(32篇).docx VIP
- 气凝胶隔热保温纳米涂料-气凝胶基础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VIP
- 中心学校校园安全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pdf VIP
- 电动升降式高杆灯安装使用说明书.doc VIP
- GB50257-2014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pdf VIP
- 【备战25年高考数学】解答题06 10类导数答题模板(原卷版) (2).docx VIP
-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件——专题6 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道德品格.pptx VIP
- 【备战25年高考数学】解答题01 7类解三角形答题模板(解析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