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建筑与寺庙.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佛教建筑;;相传东汉时帝时,摄摩腾、竺法兰两位法师由西域驮经到洛阳,起初住在鸿胪寺,后来汉明帝敕令于洛阳城西雍门(西阳门)外为他们创建“精舍”,称为白马寺。寺,原为汉代中央部门一种办事衙门的通称,如鸿胪寺、光禄寺等。估计白马寺即为此类机构,有如特设的外宾招待所。可是,这样一来,后世便相沿以“寺”为佛教寺院建筑的通称了。 庙本指住宅宫室的厅堂,后为佛寺称呼应与魏晋时期出现“舍宅为寺” 有关。;;中国人建寺,走的则是把院落式住宅改造为寺院之路。或者是寺院更加贴近生活化。但在早期突出一些佛教特点。 由神走向人。 如《魏书·释考志》载:“自洛中构白马寺,盛饰佛图,画迹甚妙,为四方式。凡宫塔制度,犹依天竺旧状而重构之,从一级至三、五、七、九。世信相承,谓之浮图,或云佛图。” 《三国志·吴书》卷四的“刘繇传”载,东汉末年,笮融“大起浮图祠”,“以铜为人,黄金涂身,衣以锦彩。“垂铜祇九重,下为重楼阁道,可容三千余人,悉得读佛经。” 最早的汉化佛寺以塔为中心,四周以堂、阁、廊等围绕,成为方形庭院,内供佛像或舍利,为拜佛诵经之所。 南北朝盛行舍宅为寺。崇佛之风盛行,甚至连梁武帝都多次出家,许多王侯贵族第宅改建为佛寺。改建时一般不大改动原布局,而以原前厅为佛殿,后堂为讲堂,原有的廊庑环绕,有的还保留了原来的花园。此种风格布局更属通用式的,成为以后汉化佛寺建筑的主流。 ;舍宅为寺时附属的一些花园等小型园林,成为早期现成的佛寺园林。《洛阳伽蓝记》中有形象的描述。随着僧人坐禅习静的需要,新建佛寺每选址于山林名腾之区。据《高僧传》记载,东晋太元年间,慧远在庐山营建东林寺时,就有意识地在大自然景观中设置人工的禅林小景观。这是创建佛寺园林的早期记载。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文殊道场五台山、普贤道场峨眉山、观世音道场普陀山、地藏道场九华山。 佛寺进入山林,不但获得理想的环境,也使佛寺得到了发展,山林得到了开发。寺院经济的发展,也对佛教教义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并影响到佛教兴衰 。典型可参见 ,多次??佛运动。 ;地藏菩萨道场九华山;观世音道场普陀山;文殊菩萨道场五台山;普贤道场峨眉山;;山西五台山佛光寺;正殿外表朴素,柱、额、斗拱、门窗、墙壁,全用土红涂刷,未施彩绘。殿前依地势用片石垒砌着十米多高的基座,其上再筑九十厘米高的台基,大殿为中型殿堂,面阔七间,通长34米;进深四间,17.66米。用梁思成先生的话说,此殿“斗拱雄大,出檐深远”,是典型的唐代建筑。;大殿建在砖台基上,平面柱网由内外二圈柱组成,这种形式在宋《营造法式》中称为“金厢斗底槽”。内外柱高相等,但柱径略有差别。柱身都是圆形直柱,仅上端略有卷杀。檐柱有侧脚及升起。阑额上无普拍枋。 ;南禅寺位于五台县阳白乡李家村附近小银河一侧的河岸土崖上,庙宇坐北朝南,寺院不大,占地约3000多平方米,南北长60米,东西宽51米,分两个院落,共有殿堂六座,即大佛殿、东西配殿及南过门殿等。 也是会昌法难中五台山仅存寺庙。;;寺庙建筑布局特点: 一、主体建筑居中,有明显的纵中轴线。 二、在主体建筑两侧,仿宫廷第宅廊院式布局,排列若干小院落,各有特殊用途,如净土院、经院、库院等。 三、塔的位置由全寺中心逐渐变为独立。大殿前则常用点缀式的左右并立不太大的常为实心的双塔,或于殿前、殿后、中轴线外置塔院。四、寺院俗讲、说因缘带有民俗文化娱乐性质,佛寺中并出现戏场,更加具有公共文化性质,还带有游园性质。;2 佛塔 塔源自于古印度 古印度将塔称作“窣堵波 ”(STUPA梵文),中国古代称之为“浮屠”、“浮图”。它是一种覆钵形建筑,由台座、覆钵、宝匣、相轮组成。塔顶的刹是用来埋佛骨舍利的地方。 中国化的佛塔,通常由地宫、塔基、塔身、刹组成。中国的塔刹也古印度的塔刹不同,它是佛界的象征。塔刹上装饰有各种宝,比如莲华(仰莲、覆莲)、受花、覆钵、相轮、露盘、华盖、火焰、圆光、华瓶(宝瓶)、宝珠等。 中国化的佛塔建筑,造型多姿,形式多样。从造型上看,有楼阁式塔、密檐式塔、单层塔、 喇嘛塔(藏式塔)、傣族塔、金刚宝座塔等;从建筑材料上看,有木塔,砖塔,砖木结构的,石及砖石结构的,琉璃塔,金银铜铁塔等。从组合上看,有单塔,双塔,三塔,五塔,百零八塔等。 ;塔是Stūpa的音译简称,全译“窣堵波”,意为“高显处”或“高坟”,原是当地的一种纪念性坟墓的通称。造型简单一致:覆钵形,上立长柱形标志“刹”。从此,塔与佛教开始密切联系起来。 ;桑契大窣堵波;;大雁塔;河 北 定 县 开 元 寺 料 敌 塔;;;西安小雁塔;3 石窟 1)山西大同云岗石窟 2)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3)甘肃敦煌莫高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山西大同云岗石窟;山西大同云岗石窟;

文档评论(0)

3692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