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医案赏析林盛进.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经方医案赏析《林盛进》 经方医案赏析《林盛进》 管理提醒: 本帖被 黄煌 设置为精华(2010-11-16) 余不业医,所诊治者皆为家人、亲戚、朋友或朋友介绍而来,虽有些许治验,然因生性疏惰,且向以为明乎病理医理药理,随证加减即可,且所治者,与前贤之医案也多相差无已,故少有录案,有所录者,亦每为治愈后自觉有些许价值,或可为今后借鉴者。且所录者,本为已备,随手而记,故每每四诊不全。现选所记医案数则,与诸君共同探讨。 一、遗尿案。 堂侄,男,13岁,夜间遗尿十余年,别无所苦,四处求诊无效,服用各种偏方亦无效。一次家父回乡过节,与堂兄偶然聊起此事,家父谓其家人之病,多为余治,且效果尚可,荐其前来试治。数日后之晚间,堂兄携其至余家,查其舌脉并无异常,遂谓其或为膀胱括约肌松驰所谓,无须过虑。方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原方。桂枝10克,白芍10克,生姜15克,红枣6枚,甘草6克,龙骨18克,牡蛎18克。上方服五剂后病愈,以其病已多年,嘱服至八剂。此案为三年多前所记,堂侄今已上高中,至今未见复发。 二、右小腿自汗案。 舍弟,病右小腿自汗已有数年,因其长期住于深圳,于当地找中医治疗无效,到他处找医治疗也无效。今年清节回乡祭祖,住于我家,言及此事,谓其右小腿自汗数年,汗出多而酸臭,且阴囊处也较为潮湿,别无所苦。余诊其脉略细,舌胖大苔白有齿痕。即谓其病不难治,为局部湿阻而致。方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合苓桂术甘汤与之。桂枝15克,白芍15克,生姜3大片,红枣8枚,甘草6克,龙骨30克,牡蛎30克,茯苓30克,白术15克。五剂,并帮其将药备好,让其带回深圳服用。弟回深圳后,药完即愈。至今未见复发。 三、带下案。 卢某,老家邻居之女,患白带甚多,于家乡找中医医治诊治无效,由家嫂陪同来诊。其脉略细弱,舌略胖大苔白有齿痕,自言平素畏寒。此脾胃阳虚致带下也,方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合茯桂术甘汤,并遵完带汤方意,重用茯苓、白术。方用:桂枝15克,白芍15克,红枣8枚,生姜3大片,甘草5克,龙骨30克,牡蛎30克,白术30克,茯苓30克,山药30克。五剂,药后即愈。复诊时疏桂枝汤加黄芪,谓其若平素畏寒即可服用。 四、心烦不食案。 家嫂,患心烦而虽饥不欲食,于家乡找当地医生诊治后效果不佳,遂于周末来余家问诊,余询知其大便不畅,谓其曰此易治,此胃寒肠虚热也。遂疏栀子枳实汤与之。方用:栀子10克,淡豆豉10克,枳实10克。二剂。以余平素开方药味较少,家嫂也不以为奇,遂于附近药铺抓药回家。果二剂而愈。 余兄家仍在老家,距离余家二十多公里,且余必周末方有空闲,是以兄家人得病,多于本乡求医,不效者方于周末或于晨早至余家求治,是以,余常非首诊,每是收拾烂摊子也。 五、足踝扭伤案。 郑某,妻子之卫生院同事,足踝扭伤,于本医院诊治后效果不佳,遂由妻子陪同来诊,余先帮其推拿,辅以张颖清教授之全息穴位按压法。推拿完毕,自感痛感减轻,可下地行走。另疏方芍药甘草附子汤。方用:白芍30克,甘草15克,制附子5克。五剂。药完即愈。郑某颇为惊奇,以其以往脚扭伤,少则20多天,多则月许,此次病好之快,出乎意料也。 后数月,余岳母也脚扭伤,也用此方而愈。此余之独得经验也。 六、肌肉瘀肿案。 岳母,乘摩托车跌倒,致锁骨骨折,到本市某有名私人骨科医院诊治。治愈后数月,一日到余家,提及其肩下部有一处肌肉瘀肿数月不消,仍颇为疼痛。余乃视察之,其伤肩同侧之上臂处有一硬块,按之疼痛。此瘀血不消而致肿也,盖跌倒之时,以手按地,致锁骨折而筋肉挫伤也。处用芍药甘草附子汤。方用:白芍30克,甘草15克,制附子5克。五剂。三剂后,硬块变软而渐消。六剂后瘀肿消失而不痛。 七、疮口不敛案。 郭某,同事之子,五岁。前年六月初,脚踝处受伤,到当地乡村医生处理后,结痂而愈。后数日,谓其父母曰患处痒甚,揭开其痂发现其内已溃脓,遂带其到当地外科医生处治疗,然经月余而不愈。一日,同事向余提及此事,问有何良法,余曰:伤口长期不敛,乃正气虚也。黄芪治慢性疮口不敛,其效如神,何不试之?何绍奇先生《读书析疑与临证得失》中也有类似医案。遂处以:北芪100克,为一日量,煎汤代茶分数次服,一日服尽。三剂后,新肉开始生出,而伤口仍有痒感,六剂后,新肉全部生出,痒感消失。愈。乃嘱其停服,以无病之人,过服黄芪,恐生胀也。 八、风寒挟湿案。 家嫂,来电云其肩背强硬,项不能转动,极为酸痛,后背正中部也极痛,腹略胀。余曰:此当为葛根汤证。遂口授方如下:葛根30克,麻黄6克,桂枝15克,白芍15克,羌活6克,法夏20克,生姜15克,红枣6枚,甘草6克。三剂。自以为三剂药后,其病当汗出而愈。孰料服第一剂后,不见汗出,反见腹泻,泻出颇多积滞之物,次日腹泻止,继服二剂,反见头晕重,后背更痛,仍不见汗出,但小便增多,自仍以为方证无误,去电令其于原方中加麻黄至10克

文档评论(0)

hkfgmn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