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杜丽娘的形象及其意义: 杜丽娘是一个大胆追求爱情、追求自由、追求个性解放的女性叛逆者形象。性格发展的三个阶段: (一)苦于幽闺,乐于梦境 : 游园惊梦标志着杜丽娘青春意识的觉醒。 杜丽娘对“情”的追求显然是以“欲”为基础,是“欲”——“情”,蕴含的个性解放精神,更具时代色彩。 杜丽娘的形象及其意义: (二)因情而死,为情再生。 她经历了由梦怀情、因情而死、由情复生的过程。“一灵咬住,必不肯使劫灰烧失。”(王思任《批点玉茗堂牡丹亭叙》) 杜丽娘因情而死,为情再生,正是作者在《题词》中说的那种“至情”,表现出“情”可以使人出生入死、可以起死回生的巨大力量。 杜丽娘的形象及其意义: (三)捍卫爱情,勇于抗争。 还魂后回到现实世界中坚决捍卫保护自己的爱情婚姻。 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生死之恋和浪漫婚姻,是作家美好理想的闪光。 杜丽娘的形象及其意义: 《牡丹亭》通过杜丽娘形象塑造,揭露了封建礼教的残酷、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虚伪与反动;反映了明代资本主义萌芽时期青年男女对自由爱情的渴望和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表现他们为实现理想的不屈不挠斗争,具有鲜明的历史意义。 《牡丹亭》的文化意义 一、是以情反理。 二、是崇尚个性解放,突破禁欲主义。 三、对于正在兴起的个性解放思潮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牡丹亭》的浪漫主义风格: 主题上:为演绎生死“至情”,剧中主人公对“情”执著追求,对“理”强烈反叛,最终如愿以偿,实现理想。主题具有浓重的浪漫主义、理想主义色彩。 情节构思和人物塑造上:杜丽娘由梦生情,由情生病,因病而死,死而再生。与意中人先有梦中结合,继而人鬼结合,最终人间结合。没有爱可得到爱,没有情人可生出情人,现实生命死亡可作为理想人生起点。奇幻情节和感人形象,既充满浪漫色彩,又带有时代特征。 这是由Google公司原中国区总裁李开复创作而成,用了近百个真实案例,来阐述如何运用“成功同心圆”法则选择自己的价值观,阐述如何运用自己的智慧,“选择做一个融会中西的国际化人才”,最终说明“成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这是一本励志图书。 作业 1、当理想与现实相冲突,应该追求理想还是现实。 2、预习下一单元 “海潮的清香,遥远的汽笛,女孩肌体的感触,洗发香波的气味,傍晚的和风,缥缈的憧憬,以及夏日的梦境……”这些组成了村上春树的世界。那是一种微妙的,无以名之的感受,贴己而朦胧,撩人又莫名。1987年村上春树就以《挪威的森林》为书名写了一本青春恋爱小说。这是一部动人心弦的、平缓舒雅的、略带感伤的、百分之百的恋爱小说 作业 1、没有恋爱的大学生活是否完整。 * * * 汤显祖(1550—1616) 明代戏曲作家。字义仍,号海若,又号若士,晚号茧翁,自署清远道人。临川人(今江西临川)。 汤显祖虽然也创作过诗文等,但成就最高的还是传奇。他是我国古代继关汉卿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戏剧家。 汤显祖于1616年逝世,终年67岁。这恰好和英国大戏剧家莎士比亚是同一年去世。由于汤显祖在东方剧坛上的崇高地位,人们都称汤显祖是“中国的莎士比亚”。 汤显祖的戏剧创作现存主要有五种,即《紫钗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合称“玉茗堂四梦”,也称“临川四梦”)及《紫箫记》。 汤显祖最得意,影响最大的当数《牡丹亭》。他曾说:“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 《牡丹亭》共55出,写杜丽娘为追求爱情因梦而死,死后因得到爱情而生的过程。写杜丽娘为情而死,揭露了明代封建专制主义的重压下,青年女性被摧残的事实;为情而生,则表现了广大青年男女追求个性解放,争取爱情自由和婚姻自主的强烈呼声。 《牡丹亭》是我国古代戏曲史上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与王实甫的《西厢记》齐名。 《游园》选自《牡丹亭》第十出《惊梦》前半部。作者通过杜丽娘要求冲破封建礼教牢笼的强烈愿望和对自由爱情的热烈追求,表达了汤显祖以“情”反“理”的进步思想。 《游园》是杜丽娘冲破礼教牢笼的第一个实际行动,是杜丽娘由生到死的关键。 “寻梦”、“写真”、“诘病”、“闹病” 全剧通过杜丽娘为情而死、因情而生的浪漫主义情节,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封建婚姻制度的反动本质,批判了程朱理学,表现了明代妇女对自由爱情和个性解放的渴望,歌颂了青年叛逆者为实现自己的理想所进行的斗争。 主 旨 【绕地游】 黄莺婉转的歌声,把我从梦中唤醒。我独自站立在小小深深的庭院,见遍地春光缭乱。那沉香已经燃尽,未做完的针线活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