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伟业《一舸》诗词赏析.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末清初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   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   下面是   一舸   清代吴伟业   霸越亡吴计已行,*何物赏倾城?   西施亦有弓藏惧,不独鸱夷变姓名。   注释   此诗1653年顺治十年癸巳作,为《戏题仕女图》十一首中第一首。   诗题取自杜牧诗句西子下姑苏,一舸逐鸱夷,咏西施随范蠡乘船隐居事。   舸船。   倾城倾城二字称誉美人。   此称西施。   弓藏比喻功臣受害。   鸱夷原意为皮制的袋。   此处指范蠡的别号。   赏析   历代咏西施的诗,或将她视为以色媚主,使吴王招致亡国杀身之祸的尤物,或将她视为灭吴的第一功臣。   这首诗却别出新意,揭露了统治者擅权负义的丑恶行径,称颂了西施的远见卓识。   据《吴越春秋》记载,越王勾践为吴王夫差战败被俘后,范蠡用美人计,献西施于吴王,让吴王放越王回国,并使吴王沉湎于酒色,不理朝政。   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得以灭吴,重建霸业。   首句计已行三字,肯定了这一策略已获成功。   毫无疑问,西施在实现霸越亡吴的谋略方面功不可没,越国对她本该*行赏。   第二句诗也肯定了西施的功绩,同时又故意设问启人深思她究竟该得到何种奖赏呢?这一问,使诗显出了曲折,也在读者脑海中掀起了波澜。   第三、四两句回答了这一问题,同时也点了题。   西施为越苎萝村西鬻薪之女,传说勾践携西施归越后,越王夫人暗中派人将她沉尸江底,一说西施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   诗人更相信后说。   为什么呢?西施亦有弓藏惧一句,可谓独具慧眼,一语破的。   亦有与下句的不独互文对照,更说明在诗人看来,西施是一位聪慧过人的女子,当她牺牲自身拯救了沦亡的祖国后,必然会像范蠡一样具有先见之明,洞察越王的*恶,也必然会怀着与范蠡一样的弓藏惧作出变名易姓、浪迹江湖的抉择,以免功高震主,成为统治者权力私欲的受害者。   这首诗突破了封建统治阶级女人误国的祸水观,史识深刻,感慨深婉,行文曲折,体现出指事类情,又宛转如意赵翼的艺术特色。   【吴伟业《一舸》诗词赏析】

文档评论(0)

kangh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