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作用和沉积环境80429.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4 沉积作用和沉积环境 陆源碎屑物和化学物质沿着不同的途径汇入海洋,在海洋水动力(浪、流、潮等)及物理化学和生物条件作用下,进行搬运、扩散、分解,并在适宜的环境下沉积,构成海底沉积物类型分布图式。同时,先期沉积的物质还将经受各种海洋水动力和物理、化学、生物作用的再造形成新的沉积物。因此,海洋沉积物类型及其分布,乃是漫长沉积作用的地质记录。 3.1 现代沉积作用 渤中区处于半封闭内海-渤海的南部,包括黄河口、渤海中部和莱州湾,沿岸有较众多的河流注入,但水量、沙量较大的河流不多,其中以黄河入海的水、沙量最大。陆源碎屑沉积物是区内的主要沉积物,其类型和分布受陆源物质、海底地形和水动力条件等因素控制,主要的类型有砂砾、细砂、粘土质细砂、粉砂、砂-粉砂-粘土、粘土质粉砂和粉砂质粘土(图3-1、表3.1),以后三种类型为主,广泛分布于渤中区内,占调查站位的66%,砂砾仅出现在老铁山附近的个别站位,各类型沉积物的分布情况详见底质图(图3-2)。根据各类型沉积物特征、分布状况和沉积环境的差异,大致可分为六个沉积区,即:Ⅰ、近代黄河三角洲沉积区;Ⅱ、渤中及渤海湾浅海沉积区;Ⅲ、莱州湾东部海湾沉积区;Ⅳ、滦河口-曹妃甸沿岸沉积区;Ⅴ、渤海海口潮流沉积区;Ⅵ、辽东湾口浅海沉积区。其中近代黄河三角洲沉积区按近代黄河三角洲的发育与变迁进一步划分为Ia,黄河现代河口三角洲沉积和Ib,黄河废弃河口三角洲沉积。详见附图3-3渤海南部的沉积分区图。 表3.1 渤中区表层沉积物类型及其粒度组成和粒度参数 沉积物 类型 样品 数量 粒度组成(%) 粒度参数 砂(-2-4Ф) 粉砂(4-8Ф) 粘土(>8.0) MdФ Mz δI SKI KG 砂砾 1 砂48.2 砾26.5 11.0 14.1 1.65 2.46 3.54 0.38 0.82 细砂 7 74.5-86.4 4.7-10.7 8.8-14.5 3.23 3.73 1.69 0.59 3.71 粉砂 13 0.4-9.6 75.2-92.7 5.1-23.3 4.92 5.32 1.30 0.56 2.60 砂-粉砂-粘土 11 24.0-47.8 20.9-43.0 20.6-41.5 5.42 5.83 2.64 0.25 0.62 粘土质粉砂 14 0.2-12.1 47.8-74.9 22.7-49.2 6.89 7.00 1.91 0.22 0.79 粉砂质粘土 20 0.1-15.9 20.9-43.0 46.2-62.7 8.11 7.76 1.99 -0.21 0.96 3.1.1 表层沉积物特征与粒度组成 粒度是碎屑沉积物的主要特征和分类依据,对所采集的表层沉积物进行了全面的粒度分析,能区分上下层的分别分析。共分析91个站位107个样品。按Ф值标准(Ф=-log2D D粒径mm)进行粒径分级,<4Ф(>0.063mm)颗粒用1Ф间隔筛分,>4Ф(<0.063mm)用吸管法间隔1Ф分级。根据各粒级的重量百分含量,用优势粒级分类法按F.P.Shepard三角图解进行沉积类型分类。现将各沉积区出现的沉积物的特征和粒度组成分述如下: 近代黄河三角洲沉积区(Ⅰ) 黄河是注入本区最大的河流,自1855年改道入本区以来,尾闾和河口几级变迁,发育形成了巨大的近代黄河三角洲。1976年黄河改道清水沟入海至今,形成了现代河口三角洲,与已被废弃正在遭受海洋动力改造的废弃河口三角洲,二者在沉积环境和沉积特征上都有很大差异。 a、黄河现代河口三角洲(Ia):该区是现代黄河入海泥沙直接沉积的地区,海底地形较平坦,水深小于15m,沉积物颗粒细。河口附近沉积粉砂向海渐变为粉砂质粘土和粘土质粉砂,围绕河口呈环带状分布。沉积物表面被高含水量、呈流塑状的黄褐色浮泥覆盖,厚度大于10cm。浮泥下沉积物含水量突然减小,呈半流塑状。粉砂和粘土物质为其主要组份,占95%以上。粘土质粉砂和粉砂质粘土中,粉砂的含量分别为64.4和40%(平均值),MdФ分别为6.23Ф和8.15Ф(表3.2),概率曲线(图3-4.a)均为两段式,悬移组份为主,截点分别为5Ф和6Ф,频率曲线以单峰(图3-4.b)为主,少有双峰,粗端显示较好的分选,众数分别为4.5Ф和5.5Ф。 表3.2 黄河现代河口三角洲表层沉积物粒度组成和粒度参数 沉积物类型 样品 个数 粒度组成(%) 粒 度 参 数 砂 粉砂 粘土 MdФ Mz δI SKI KG 粘土质粉砂 5 2.56 64.4 33.0 6.23 6.63 1.98 0.25 0.80 粉砂质粘土 3 0.3 40.0 54.5 8.15 7.83 1.90 -0.31 0.90 b、黄河废弃河口三角洲(Ib):1976年黄河改道入莱州湾以前,区内

文档评论(0)

yuguanyin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