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的医疗护理汇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动物含钙量 补钙为什么要补充维生素D 钙吸收同维生素D的关系就像一扇门锁住的门与一把钥匙的关系,维生素D就是打开这扇门的钥匙。 如果没有维生素D。钙质就会很快排泄掉。 人体在接受阳光后(其中的紫外线中高能量光子照射),由皮肤自然生成维生素D。 每天接受15分钟的日光,对人体生成并存储所需的维生素D已经足够。 然而对于绝经后妇女,维生素D转化功能减退。因此需要加强日照时间,每日至少半小时,可以选择室外散步、体育锻炼、日光浴等方式。 避免在太阳光下暴晒,可以用衣物适当遮盖裸露的皮肤; 不要让太阳光直接照射皮肤,可以选择树荫、房檐下等地方; 晒太阳时要注意保护眼睛,最好准备一副有色眼镜。 体育运动的重要性 适当运动是维持骨骼健康的重要因素。运动可以缓解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时间,也可以减轻骨质疏松的程度。 运动可以改善骨内血流量,促进骨细胞成熟,增加骨量。 运动可以增加肌肉强度及行动灵活程度,增加应急能力,减少创伤机会。 骨质疏松症的病理生理 调节钙的激素:甲状旁腺激素(PTH)、钙三醇(1,25(OH)2D3)、降钙素(CT),维持体内钙平衡。 PTH:促进骨转换,低钙-骨-细胞外液;增强肾羟化酶的活性;增强肾对磷的排泄;提高肠钙的吸收。 1,25(OH)2D3 :促进钙在肠粘膜的吸收。 CT:抑制破骨细胞的骨吸收。 骨质疏松的病理生理 骨吸收骨形成,总骨质量减少。 30岁, 骨吸收骨形成, 骨密度 ↑ 30—35岁, = - 35—39岁 ↓ 原发性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 骨质疏松症的医疗护理汇总 学习目标 定义 分类 好发人群 危险因素 常用的检测方法 饮食指导 用药指导 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简单地说,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其特点是骨量减少和骨组织的微细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 正如糠了的萝卜,皮和肉的水分都减少,因此轻轻触动或不碰它都会裂开; 正如树上的朽木,干枯老化,木内结构中空,轻微晃动或无任何外界刺激都会自行产生裂缝。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降低、骨微细结构受损导致骨脆性增加和易于发生骨折 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 (WHO), 1993 正常骨组织 骨质疏松性骨组织 分类 第一类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Ⅰ型 绝经后期骨质疏松症 Ⅱ型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第二类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内分泌、骨髓、药物、营养、慢性疾病、先天性、先用性 第三类 特发性骨质疏松症 妇女妊娠、哺乳期 骨质疏松症意味着曾经强健的骨骼变得非常脆弱。不经意的一些小动作,如弯腰拾起一份报纸或抱起小孩,或打喷嚏都有可能使骨质疏松症患者出现骨折。 正因如此,我们切不可忽视这种疾病 最常见的临床症状 是不同程度、不同部位的骨折及关节疼痛,常常伴随有腰腿乏力,双下肢抽筋,弯腰、翻身、下蹲、行走等活动困难或受限制。 由于脊柱在人体是负重最大的松质骨,所以常常最先出现腰背痛,其次为髋部、膝、双下肢及全身。 一些患者有身材变矮、脊柱畸形、弯腰驼背。 许多病人还反复发生骨折,甚至轻微外力作用,如用力咳嗽、大笑都可能导致骨折。 骨质疏松的症状 骨痛 身高缩短 骨折 临 床 表 现Ⅰ 骨痛 骨量小于正常的12%,可出现腰背痛、髋骨及双下肢疼痛 特点: 由静止状态开始活动时疼痛加重,运动后缓解 较长时间保持某一固定位置疼痛加重 性质: 酸、胀、麻、冷痛、压痛、叩痛、关节疼痛、肌肉痉挛 男性仅为乏力、疲倦、易骨折 临 床 表 现 Ⅱ 驼背 锥体前部多为松质骨。 OP致使骨小梁萎缩, 数量减少, 造成疏松, 脆弱的锥体受压后, 引起胸锥后凸畸形, 致背曲加重造成驼背。 可并发肺不张、肺部感染、呼吸困难。 临 床 表 现 Ⅲ 骨折 当骨量小于正常的20%, 可能发生骨折。 OP造成骨力学强度下降,骨脆性增加,患者常常在扭转身体、持物、肢体活动或自发的、轻微的倒地均可出现骨折 常见的骨折部位有脊椎压缩性骨折、股骨颈骨折、桡骨远端骨折 警惕! 心血管疾病 骨质疏松症 --绝经后妇女死亡的主要原因 女性骨折的风险年龄为 45-55岁 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质疏松性骨折通常在负重较大的部位容易发生。如胸椎(尤其是胸12、腰尤其是腰1,2)、桡骨远端(Colles骨折)、髋部(股骨颈骨折)和踝骨骨折 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 60到 70岁的

文档评论(0)

173****60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