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2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 第2节 基本理论-速率理论 6、HPLC法中分离条件的选择 一、吸 附 色 谱 法 1.分离原理 1)分离原理 流动相与溶质有排斥力,促使溶质分子与键合相的烃基发生疏水缔合,且缔合反应是可逆的。 k↓,组分tR↓ 2)固定相:极性小的烷基键合相 C8柱,C18柱(ODS柱) 十八烷基键合相:常用的非极性键合相 4)流动相极性与k的关系: 流动相极性↑,洗脱能力↓,k↑,组分tR↑ 5)出柱顺序:极性大的组分先出柱 极性小的组分后出柱 6)适用:非极性-中等极性组分 1)分离机制: 2)固定相:极性大的氰基或氨基键合相 3)流动相:极性小 底剂 + 有机极性调节剂 例:正己烷 + 氯仿-甲醇,氯仿-乙醇 4)流动相极性与k的关系: 流动相极性↑,洗脱能力↑,组分tR↓,k↓ 5)出柱顺序:极性小的组分先出柱 极性大的组分后出柱 3.离子对色谱法(IPC或PIC) 反相色谱中,在极性流动相中加入离子对试剂,使被测组分 与其中的反离子形成中性离子对,增加k和tR,以改善分离 1)离子对试剂:烷基磺酸钠→分析碱 四丁基季胺盐→分析酸 2)影响k的因素 a.与m的极性有关(同反相色谱) b.与R的链长有关:R↑长,极性↓小,tR↑,k↑ 3)适用:较强的有机酸、碱 3.洗脱方式 1)等度洗脱(恒组成溶剂洗脱) 以固定配比的溶剂系统洗脱组分(一个泵) 类似GC的等温度洗脱 2)梯度洗脱: 在一定分析周期内不断变换流动相的种类和比例 即不断改变其极性(两个泵) 适于分析极性差别较大的复杂组分 类似GC的程序升温(沸程较长样品) 流动相的性质和选择 1、流动相的物理性质 1)流动相要求: ①易得易纯化,无毒不易燃。 ②检测器的适应性:如紫外检测器对 溶剂的透明波长要求;示差折光不能 用梯度洗脱 ③对样品有一定溶解度而不反应 ④纯净,低廉,低粘度(5×10-4Pa.S), 低沸点(柱温(20~50)) 2)流动相的物理性质 沸点bp、分子量M、密度、介电常数e 粘度η、折射率RI、紫外吸收截止波长 溶剂强度参数ε(Al2O3)、溶解度参数 δ(色散δd、取向极性δ0、受质子δa 给质子δh)、溶剂极性参数P/ (质子接 受xe、给质子xd、偶极xn)、选择性分 组、表面张力、离子对色谱溶剂强度 (P/+0.25e) 常用于HPLC流动相溶剂的性质 2 0.27 0.19 0.54 0.82 4.0 正丙醇 5 0.53 0.18 0.29 0.42 3.1 二氯甲烷 1 0.34 0.13 0.53 0.38 2.8 乙醚 7 0.47 0.28 0.25 0.29 2.4 甲苯 7 0.45 0.32 0.23 0.32 2.7 苯 0.18 1.6 四氯化碳 0.04 -0.2 环已烷 0.01 0.2 正庚烷 0.01 0.1 正已烷 0 0 正戊烷 0.25 -2 全氧烃 选择 Xn Xd Xe ε P/ 溶剂 8 0.25 0.37 0.37 10.2 水 4 0.30 0.33 0.36 9.6 甲酰胺 4 0.28 0.29 0.43 1.11 6.9 乙二醇 7 0.40 0.31 0.28 0.64 6.0 硝基甲烷 2 0.31 0.22 0.48 0.95 5.1 甲醇 3 0.39 0.23 0.39 0.75 7.2 二甲亚砜 3 0.40 0.21 0.39 6.4 DMF 6 0.42 0.27 0.31 0.65 5.8 乙腈 4 0.30 0.31 0.39 1.0 6.0 乙酸 2 0.29 0.19 0.52 0.88 4.3 乙醇 6 0.42 0.23 0.35 0.50 5.1 丙酮 7 0.43 0.29 0.28 0.60 5.2 硝基乙烷 3 0.36 0.22 0.41 0.71 5.3 吡啶 6 0.40 0.24 0.36 0.56 4.8 二氧六烷 7 0.43 0.22 0.35 0.51 4.7 甲乙酮 7 0.33 0.41 0.25 0.40 4.1 氯仿 6 0.43 0.23 0.34 0.58 4.4 乙酸乙酯 3 0.42 0.20 0.38 0.57 4.0 四氢呋喃 2 0.25 0.19 0.59 0.7 3.9 正丁醇 ①溶剂的强度因素ε,P/ 规定:戊烷在Al2O3的ε=0 ε(硅胶)=ε(Al2O3)×0.77 混合溶剂 ? N摩尔分数;nB为吸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B32_T 3715-2020 技术交易平台服务规范.docx
- T_CI 263-2024 水上装配式钢结构栈桥(平台)施工技术规程.docx VIP
- 职业技术学院《多轴加工技术》课程标准 数控技术专业.docx VIP
- 14X505-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图示.pdf VIP
- 《人大代表为人民》课件.pptx VIP
- JC-T 799-2007 装饰石膏板-建材行业标准.pdf VIP
- 2025军队文职考试考前30分【数学1】.pdf VIP
- 湖南省2026届高三九校联盟第一次联考英语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指南.pptx VIP
- NBSH_T 0162-2021 石油馏分中碱性氮含量的测定 颜色指示剂法.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