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评估医疗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腹部常见部位的压痛点 ①胃炎或溃疡 ②十二指肠溃疡 ③胰腺炎或肿瘤 ④胆囊 ⑤阑尾炎 ⑥小肠疾病 ⑦膀胱或子宫病变 ⑧回盲部炎症、结核 ⑨乙状结肠炎症或肿瘤 ⑩脾或结肠脾曲病变 ⑾肝或结肠肝曲病变 ⑿胰腺炎的腰部压痛点 腹部外形 舟状腹 腹部外形 呼吸运动 腹壁静脉 胃肠型及 蠕动波 腹部视诊 呼吸运动: 男性及小儿以腹式呼吸为主,成年女性以胸式呼吸为主。 腹式呼吸减弱常见于腹膜炎症、急性腹痛、腹腔内容物增多。 腹式呼吸消失常见急性腹膜炎或膈肌麻痹。 腹部外形 呼吸运动 腹壁静脉 胃肠型及 蠕动波 腹部视诊 正常人腹壁一般见不到静脉,只有肤色白皙和较瘦者隐约可见。 当门静脉、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回流受阻,致腹壁静脉显著扩张或迂曲,称为腹壁静脉曲张。 腹部静脉常见于: (1)门V高压:?血经脐V以脐为中心向四周 伸展。 (2)上腔V受阻:曲张的V分布于 腹壁两侧,血流自上向下 (3)下腔V受阻: 血流自下向上 腹部外形 呼吸运动 腹壁静脉 胃肠型及 蠕动波 腹部视诊 腹壁静脉曲张图 上腔V受阻 门V高压 下腔V受阻 请点击黄色区域 怎样判断腹壁静脉血流方向? 请点击 返回 胃肠形及蠕动波 1.检查方法: 适当体位(俯视、侧面观) 可用手轻拍腹壁而诱发 2.临床意义: 正常人:一般看不见 胃肠形常见于胃肠道梗阻 腹部外形 呼吸运动 腹壁静脉 胃肠型及 蠕动波 腹部视诊 腹壁皮肤 1.注意有无皮疹、色素、瘢痕、疝等 2.临床意义: 脐周或下腹壁发蓝—腹腔大出血 腹部疝(脐疝、切口疝) 腹部外形 呼吸运动 腹壁静脉 胃肠型及 蠕动波 腹部视诊 腹壁皮肤 视诊小结: 在腹部检查的视诊过程中,要仔细对腹部表面的脏器轮廓、包块及蠕动波进行观察,结合其他检查方法对腹部检查做出正确的、有意义的评估。 肠鸣音 振水音 血管杂音 腹部听诊 肠鸣音:肠蠕动时,肠管内气体和液体随之流动,产生一种断断续续的气过水声。 将听诊器放于脐部附近,听诊至少一分钟。 注意肠鸣音的次数、音调强度,如未听到肠鸣音,则应延续听到肠鸣音为止或听诊至少5分钟。 振水音 1) 在被检者上腹部做冲击触诊时所闻吸的气液相撞的“咣啷”声,即为振水音。 2)临床意义:若病人空腹或饭后6-8h出现,见于胃幽门梗阻、胃扩张等。 肠鸣音 振水音 血管杂音 腹部听诊 血管杂音 1)动脉性杂音 腹中部收缩期血管杂音--腹主动脉瘤或狭窄; 左右上腹的收缩期血管杂音--肾动脉狭窄; 下腹两侧--髂动脉狭窄 2)静脉杂音 出现于脐周或上腹部,尤其是腹壁静脉曲张严重时--门脉高压 肠鸣音 振水音 血管杂音 腹部听诊 腹部听诊 肠鸣音听诊区 腹部听诊主要区域:上腹部、脐周、右下腹等。 血管杂音听诊部位 血管杂音听诊方法 目的 判断脏器大小有无叩痛 胃肠道有无积气积液肿物 腹部叩诊 移动性浊音 可了解腹腔某些脏器的大小、叩痛、充气情况、积液、包块等。 正常状态: 1)鼓音:大部分区域 2)浊音:肝、脾部位及增大的子宫和充盈的膀胱 病理状态: 1)鼓音范围缩小:实质脏器肿大、大量腹水、肿瘤 2)鼓音范围增大:胃肠胀气、胃肠穿孔 腹部叩诊音 肝脏叩诊 叩击痛 腹部叩诊 腹部叩诊音 肝脏叩诊:主要用来确定肝的位置。 肝上界 肝下界 右锁骨中线 肝界叩诊 移动性浊音 腹部叩诊音 肝脏叩诊 叩击痛 腹部叩诊 肝上界--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清音转浊音处)。 肝下界--右季肋下缘(鼓音转浊音处) 肝上下径--在右锁骨中线上9-11cm 矮胖体型者肝上下界可上移一个肋间隙 瘦长体型者可下移一个肋间隙 肝脏浊音界 原则: 肝上界:自上向下 肝下界:自下往上 移动性浊音 腹部叩诊音 肝脏叩诊 叩击痛 腹部叩诊 叩 诊 肝浊音界扩大--肝癌、肝脓肿、肝瘀血、肝炎、多囊肝 肝浊音界缩小--肝硬化、急性肝坏死、胃肠胀气。 肝浊音界消失--常代之以鼓音,见于急性胃肠穿孔。 肝浊音界上移--右肺纤维化、右肺不张、严重腹水。 肝浊音界下移--慢性肺气肿,右侧张力性气胸等。 叩痛: 直接或间接叩诊法叩击肝区,肾区(脊肋角处)若有疼痛感,称叩痛。 肝区叩痛阳性--肝炎、肝脓肿、肝瘀血。 脊肋角叩痛阳性--肾炎、肾盂肾炎、肾结石、肾结核及周围炎 胆囊区叩击痛--胆囊炎 移动性浊音 腹部叩诊音 肝脏叩诊 叩击痛 腹部叩诊 移动性浊音: 腹腔内有较多游离液体时,因重力多沉积于腹腔的低处,仰卧时两侧腹部叩诊呈浊音,而中腹部叩诊呈鼓音,当改变体位时出现浊音区变动的现象。因体位不同而出现浊音区移动的现象为移动性浊音。 移动

文档评论(0)

173****60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