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工见证取样作业指导书.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土工见证取样作业指导书 1土的密度试验(环刀法) 适用范围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不含砾石颗粒的细粒土。 仪具设备 环刀:直径为6~8cm,高2~5.4cm,壁厚1.5~2.2mm。DGYS-073、DGYS-074。 电子天平:YP10002,感量大于0.1g。DGYS-008。 其他:修土刀、钢丝锯、凡士林等。 执行标准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GB/T50123-1999 试验步骤 按工程需要取原状土或制备所需状态的扰动土样,整平两端,环刀内壁涂一薄层凡士林,刀口向下放在土样上 。 用修土刀或钢丝锯将土样上部削成略大于环刀直径的土柱,然后将环刀垂直下压,边压边削,至土样伸出环刀上部为止。削去两端余土,使土样与环刀口齐平,并用剩余土样测含水率。 擦净环刀外壁,称土的质量m0,准确到0.1g。 试验结果计算 试样湿密度: 式中ρ0——试样的湿密度(g/cm3),准确到0.01g/cm3 试样干密度: 本试验应进行两次平行测定,两次测定的差值不得大于0.03g/cm3,取两次测值得平均值。 2土的密度试验(灌砂法) 2.1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现场测定细粒土、砂类土和砾类土的密度。试样的最大粒径一般不得超过15mm,测定密度层的厚度为150~200mm。灌砂法是利用均匀颗粒的砂,由一定高度下落到一规定容积的筒或洞内,按其单位重不变的原理来测量试洞的容积。 2.2仪具设备 灌砂筒:直径100mm,和直径150mm两种。当最大粒径小于15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150mm时,宜采用直径100mm的灌砂筒;当最大粒径大于等于15mm,但不大于40mm,测定层的厚度大于150mm,但不超过200mm时,使用直径150mm的灌砂筒。DGYS-075。 天平:BH-15,称量15kg,感量不大于1g,DGYS-048 标准砂:标准砂应清洗洁净,粒径宜为0.25mm~0.50mm。 其他:基板、铝盒、凿子、铁锤、毛刷、烘箱等。 2.3执行标准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GB/T50123-1999 2.3试验步骤 (1)在试验地点,选一块约40×40cm的平坦地面,并将其清扫干净;将基板放在此平坦表面上,如此表面的粗糙度较大,则将盛有量砂m5的灌砂筒放在基板中间的圆孔上;打开灌砂筒开关,让砂流入基板的中孔内,直到储砂筒内的砂不再下流时关闭开关,去下灌砂筒,并称筒内砂的质量m6,精确至1g。 (2)取走基板,将留在试验地点的量砂收回,重新将表面清扫干净;将基板放在清扫干净的表面上,沿基板中孔凿洞,洞的直径为100mm。在凿洞过程中,应注意不使凿出的试样丢失,并随时将凿松的材料取出,放在已知质量的塑料袋内,密封。试洞的深度应与标定罐的高度接近或一致。凿洞毕,称此塑料袋中全部试样质量,准确至1g,减去已知塑料袋质量后即为试样的总质量mt。 (3)从挖出的全部试样中取有代表性的样品,放入铝盒中测定其含水率w。样品数量:对于细粒土不少于100g;对于粗粒土不少于500g。 (4)将基板安放在试洞上,将灌砂筒安放在基板中间(储砂筒内放满砂至恒量m1),使灌砂筒的下口对准基板的中孔及试洞。打开灌砂筒开关,让砂流入试洞内。关闭开关。小心取走灌砂筒,称量筒内剩余砂质量m4,准确至1g。 (5)如清扫干净的平坦的表面上,粗糙度不大,则不需放基板,将灌砂筒直接放在已挖好的试洞上。打开筒的开关,让砂流入试洞内。在此期间,应注意勿碰动灌砂筒,直到储砂筒内的砂不再下流时,关闭开关。仔细取走灌砂筒,称量筒内砂的质量m4,准确至1g。 (6)取出试筒内的量砂,以备下次试验时使用。若砂的湿度已发生变化或量砂中混有杂质,应重新烘干、过筛,并放置一段时间,使其与空气的湿度达到一致再使用。 (7)如试洞中有较大空隙,量砂可能进入空隙时,则应按试洞外形,松弛的放入一层柔软的纱布。然后再进行灌砂工作。 2.4结果整理 (1)按下式计算填满试洞所需砂的质量 灌砂时试洞上放有基板的情况 mb=m1-m4-(m5-m6) 灌砂时试洞上不放基板的情况 mb =m1-m′4-m2 式中: mb——砂的质量(g) m1——灌入试筒前筒内砂的质量(g) m2——灌砂筒椎体砂重(g) m4、m′4——灌砂入试洞后,筒内剩余砂的质量(g) (m5-m6) ——灌砂筒下部圆锥体内及基板和粗糙表面间砂的总质量(g) (2)按下式计算试验地点土的湿密度: 试样湿密度: ——土的湿密度,计算至0.01g ——试洞中取出的全部的土样的质量(g) ——填满试洞所需砂的质量(g) ——量砂的密度 (3)按下式计算试验地点土的湿密度: 试样干密度: ——土的干密度,计算至0.01 ——土的湿密度,计算至0

文档评论(0)

阿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