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化学2010第一章环境介质及其性质(1).ppt

  1. 1、本文档共9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四、水体富营养化 赤潮(Algal bloom或Red tide)是海水中某些微小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突发性的增殖,引起一定范围一段时间的海水变色现象。 3. 赤潮 为什么会发生赤潮? ? 海域水体的富营养化。含有有机质和丰富营养盐的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海洋。尤其是水体交换能力差的河口海湾地区,污染物不容易被稀释扩散。海水养殖密度高的区域也往往存在水体的富营养化。 ? 海域中存在赤潮生物种源。海洋中有330多种浮游生物能形成赤潮,有毒的种类大约有80多种,目前在中国沿海海域的赤潮生物约有150种。 合适的海流作用和天气形势。一般在海潮流缓慢、水体交换弱、天气形势稳定、风力较小、湿度大、气压低、闷热、阳光充足时,易发生赤潮。 ? 适宜的水温和盐度。一般在表层水温的突然增加和盐度降低时,会促进赤潮的发生。 资料来源:王金辉 单位:国家海洋局东海监测中心/chichao2001. ? 四、水体富营养化 ? 内容 第四节 土壤圈 (Pedosphere) 一、土壤的组成 二、土壤的性质 ? 一、土壤的组成 土壤固相 土壤液相 土壤气相 (35% V) 土壤矿物质 (90% ) 土壤有机质 (1-10%) 原生矿物质 (90% ) 次生矿物 土壤中固、液、气相结构图(自S.F. Manahan, 1984) 根须 土粒上的吸附水 土粒 土壤空隙 被水饱和的土壤 地下水 ? 一、土壤的组成 土壤的层次结构 A00 A0 A1 A2 A3 B1 B2 B3 CC CS G D 土壤层 覆盖层(A0) 淋溶层(A) 淀积层(B) 母质层(C) 基岩(D) 疏松的枯枝落叶层,未经分解 暗色半分解有机质层 暗色的腐殖层 灰白色的灰化层 向B层过渡层,多似A层 向A层过渡层,多似B层 棕色至红棕色的淀积层 向C层过渡层 CaCO3聚集层 CaSO4聚集层 潜育层(灰粘层) 可能出现的特殊层次 自然土壤的综合剖面图(南京大学等合编,1980) ? 一、土壤的组成 原生矿物:各种岩石(主要是岩浆岩)受到程度不同的物理风化而未经化学风化而形成的物质,其原来的化学组成和结晶构造都没有改变; 1. 土壤矿物质 土壤矿物质是岩石经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形成的。按其成因类型可以将土壤矿物质分为两类: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 次生矿物:原生矿物经化学风化后形成的新矿物,其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都有所改变。 Soil is the final product of the weathering action of physical,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processes on rocks. ? 一、土壤的组成 石英、长石类、云母类、 辉石、角闪石、橄榄石、 赤铁矿、磁铁矿、磷灰石、 黄铁矿…… 原生矿物 次生矿物 简单盐类(方解石、白云石、石膏、泻盐等)、 三氧化物类(针铁矿、褐铁矿)、 次生铝硅酸盐(伊利石、蒙脱石、高岭石)类 …… 化学风化:氧化、水解和酸性水解。 ? 一、土壤的组成 2. 土壤有机质 土壤中含碳有机化合物的总称。(10%, ~5%) 组成有机体的各种有机化合物 腐殖质 3. 土壤水分 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地下水和灌溉。 不同土壤的保水能力不同;土壤水分实际上是土壤溶液。 4. 土壤空气 土壤空气组成与大气类似;是一个不连续的体系; O2和CO2 的含量有很大的差异。 ? 二、土壤的性质 土壤中两个最活跃的组分是土壤胶体和土壤微生物,它们对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有重要作用。 胶体体系由粒子和介质组成。粒子大小至少在一维方向上为30-10000 ?左右。粒子叫胶粒或分散相;介质叫分散介质或连续相。 1. 土壤胶体 ? 比表面和表面能:土壤胶体具有巨大的比表面和表面能。比表面是单位质量的物质的表面积。 (1) 土壤胶体的性质 ? 电性——双电层:土壤胶体具有双电层,微粒的内部一般带负电荷,其外部由于电性吸引,形成一个正离子层,合称为双电层。 土壤双电层示意图 E0(热力学电位) EM(电动电位) ? 二、土壤的性质 紧密层 扩散层 补偿离子 ? 土壤胶体的凝聚性和分散性 由于胶体的比表面和表面能都很大,为减小表面能,胶体具有相互吸引、凝聚的趋势,这就是胶体的凝聚性。 但是在土壤溶液中,胶体常带负电荷,所以胶体微粒间又因相同电荷而排斥,这是胶体的分散性。 影响土壤胶体凝聚性的主要因素是土壤胶体的电动电位和扩散层厚度。电动电位高,分散性强。 ? 二、土壤的性质 土壤溶液中阳离子增多,由于土壤表面的负电荷被中和,可以加强凝聚作用。阳离子改变土壤凝聚作用的能力与其种类和浓度有关。一般,土壤溶

文档评论(0)

586334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