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李贺《雁门太守行》优秀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最新整理李贺《雁门太守行》优秀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   《雁门太守行》这首诗是有着ldquo;鬼才rdquo;之称的李贺的代表作。这首诗描写一场惨烈的战争:孤城被敌军团团围困,危在旦夕,将士浴血奋战誓死抵抗。增援部队赶到,但敌军强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但将士们毫不气馁,奋勇冲杀,表现了为国效命战死疆场的英雄气概和献身精神。在我国古代反映边塞战争的诗篇中,这是一首壮烈雄奇、影响较大的佳作。李贺的诗,用词新奇、构思独特、想象丰富、色彩斑斓。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2、借助想象,理解诗歌运用色彩斑斓的词语来描绘悲壮的战争。   3、品味语言,领悟作者寄托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   1、借助想象,理解诗歌运用色彩斑斓的词语来描绘悲壮的战争。   2、品味语言,领悟作者寄托的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   借助想象,理解诗歌运用浓艳色彩的词语来描绘悲壮的战争。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乐曲《十面埋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李贺是唐代的诗人,他一生应试难中,又愁苦多病,更是壮志难酬,27岁就英年早逝了。正因为应试遇挫,仕途不顺,所以,他致力于诗。据说,李贺写诗非常勤奋,外出时总背一破囊,得诗句便写投囊中,暮归再成诗篇。在李贺的短暂生涯中,给后人留下了两百余首诗。据史书记载,有一次李贺带着诗卷求见韩愈,韩愈当时正送走客人,想休息,门人把李贺的诗卷呈送给韩愈,韩愈也就随手翻翻而已。不翻则已,一翻就拍案叫绝。原来诗卷的第一首诗就是《雁门太守行》,而这首诗,竟然就是李贺在17岁写成的。李贺的诗非常有特色有个性,人称ldquo;诗鬼rdquo;。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李贺的《雁门太守行》,看看这首诗究竟凭什么让韩愈拍案叫绝?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的认知体验。)   (二)读诗韵   1、自由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读。大声朗读。   2、齐读   要求:读出诗味,读出感情。声音洪亮。   3、范读   (1)、师配乐朗读(乐曲《十面埋伏》)   (2)、生配乐朗读、齐读。(乐曲《十面埋伏》)   要求:读出韵味,体会情感。抑扬顿挫。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读通读顺诗歌,培养语感;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深入到作品的意境之中,细心品味,入情入境。)   (三)解诗意   1、整体感悟   问:通过朗读,你读出了哪种情感?   明确:苍凉、悲壮、豪迈hellip;hellip;   过渡语:这首诗很多方面都投射出了战争的紧张、壮烈、悲壮,请大家在诗中找一找,读一读,可以在书中作标记。   例如:ldquo;压rdquo; 是ldquo;逼迫rdquo;的意思。一个ldquo;压rdquo;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   ldquo;开rdquo; 写出了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雄姿英发,士气高昂和敌军形成鲜明对比。   ldquo;角声满天rdquo;ldquo;鼓寒声沉rdquo;,给人庄严壮烈的感觉。   2、理解内容   本诗既是写边塞征战之事,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场面?   明确:描绘了一个战争场面。   3、具体看看描述的是什么情境,结合内容,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   要求:小组讨论,描述画面   明确:这首诗描写一场惨烈的战争:孤城被敌军团团围困,危在旦夕,将士浴血奋战誓死抵抗。增援部队赶到,但敌军强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但将士们毫不气馁,奋勇冲杀,表现了为国效命战死疆场的英雄气概和献身精神。   (设计意图:通过整体感知和理解内容两个环节,既使学生较快地把握了主要内容,又训练了其概括能力。)   (四)悟诗情   引导:诗是美的,还需要我们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一颗感受美的心灵。这首诗有一种悲壮之美,美在哪里?这就需要我们借助想象,从品析词语入手来发现美。   1. 惨烈的战斗一直持续着,大家想象一下,战场上除了有号角声,还有什么声音?   引导分析:有擂鼓的声音、奔跑声、呐喊声、相互的鼓励声、兵器的碰撞声、战马的嘶吼声、战士临死之前的惨叫声,以及战斗结束后留下的风声、水声等等。   (设计意图:通过想象,战争悲壮、凝重的气氛就渲染出来了,进而学生也一气呵成地感受到战争过后的沉寂、惨烈。)   2、李贺写诗,总是借助想象给事物涂上各种新奇浓重的色彩,试以这首诗为例作具体说明。   提示:李贺为我们描绘的战地图景,声色俱备,请同学们标出呈现色彩的词语,传递声响的词语,观其色、闻其声,进而品其味,谈出你的感受。   明确:ldquo;金鳞rdquo;、ldquo;燕脂rdquo;、 ldquo;红旗rdquo;、 ldquo;黄金

文档评论(0)

italiainzagh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