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血疟原虫MP薄血片检查法手工法作业指导书
1. 实验原理
应用瑞氏染色法对制备好的薄血片进行染色后在显微镜下查找疟原虫,并鉴别其形态种类。
2. 标本采集
2.1 标本采集前病人准备:间日疟及三日疟患者应在发作后数小时至10余小时采血;恶性疟患者,应在发作后20h左右采血。
2.2 标本种类:全血或末梢血
2.3 标本要求:薄血片的血膜厚度要适度均匀以利镜检。
3. 标本储存:室温存贮,尽快检查。
4. 标本运输:室温运输。
5. 标本拒收标准:细菌污染。
6. 操作步骤
6.1 以常法推制成薄片。
6.2 血膜完全干燥后即可进行瑞氏染色。
6.3 在油镜下进行检查。
7. 结果判断与分析
在油镜下观察,进行形态鉴别。薄血片上3种疟原虫形态特点:
形态特点
间日疟原虫
三日疟原虫
恶性疟原虫
( 环 状 体)
早 期 滋 养 体
虫体大小
较大,
约为红细胞的1/3
较大,
约为红细胞的1/3
较小,
约为红细胞的1/6
细胞浆
浅蓝色,
呈较薄之环状
浅蓝色,
呈较厚之环状
浅蓝色,环状较细薄,常位于细胞之边缘,有时1个细胞内有2个环状体
染色质
可长得很大,甚至充满整个红细胞
与间日疟原虫同
红色小点,1个环状体具有1-2个-或更多
晚 期 滋 养 体
虫体大小
可长得很大,甚至充满整个红细胞
较小
在末梢血液中查不到
细胞浆
呈阿米巴状,
变化很多
呈坚实带状,
变化不多
疟色素
棕黄色,呈微小短杆状,四散分布
黄绿色,呈较粗颗粒状,四散分布
斑点
薛氏小点,鲜红细小,均匀分布
齐氏小点,红色
裂 殖 体
虫体大小
很大
较小
在末梢血液中查不到
细胞浆
松散,比较不规则
坚实较圆
裂殖子数目
12-24个,平均16个
6-12个
裂殖子形态
排列不规则
排列不规则或呈花朵状
配 子 母 体
虫体大小
圆形,
约为红细胞1/2以上
圆形,与红细胞等大或较小
半月形,两端钝圆(雄),两端较尖(雌)
细胞浆
深蓝色
深蓝色
蓝色
染色质
结实,深红色,
位于一边
结实,深红色,
位于一边
结实,深红色,
位于中央
疟色素
沿边分布
沿边分布
黑褐色,密集于中央
红细胞
胀大,色较淡
正常或缩小
正常,偶然缩小,色深
8. 临床意义:本实验用于对疟原虫的形态进行鉴别分类。
9. 操作性能:快速简便、操作简单。
10. 方法局限性
10.1 阳性检出率较低。
10.2 存在主观判断的失误。
11. 参考文献
中国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编.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二版).1997,85-86
12. 注意事项
12.1 染色后,水洗时不要先倒去染液,应让清水流进染液,使沉渣冲走。
12.2注意区别易与疟原虫混淆的其他杂物。
12.3 薄片油镜检查,须找出100或100个以上视野才能报告“未检出疟原虫”。
12.4找到环状体后,须再仔细寻找更为成熟的阶段,以便分类。如确实未找到更为成熟阶段的疟原虫,可报告为“检出环状体疟原虫”。
12.5 有可能出现2种或3种疟原虫混合感染时,以间日疟与恶性疟原虫混合感染为常见,须注意鉴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