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空心砌块检验方法
1、目的:为了检验空心砌块的物理力学性能
2、引用标准:GB/T4111-1997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试验方法
3、机仪配备:量具 、水平尺、钢板、玻璃平板:厚度不小于6mm,平面尺寸与钢板要求同 、万能试验机、抗折支座:由安放在底板上的两根钢棒组成,其中至少有一根是可以自由滚动的钢棒直径35~40mm,长为210mm数量为三根、电热鼓风干燥箱 。
4、砌块的尺寸和
4.1 砌块的尺寸测量及外观质量检查
4.1.1 砌块的长度在条面中间,宽度在顶面中间,高度在顶面的中间测量。每项在对应两面主测一次,精确至1mm。
4.1.2 壁阻厚在最小部位测量,每选两处各测一次,精确至1mm。
4.2 砌块的外观质量
4.2.1 弯曲测量,将直尺贴靠坐浆面、铺浆面和条面,测量直尺与试件之间的最大间距精确到1mm。
4.2.2 缺棱掉角检查:将直尺靠棱边,测量缺棱掉角在长、宽、高度三个方向的投影尺寸,精确到1mm。
4.2.3 裂纹检查,用钢直尺测量裂纹在所在面上的最大投影尺寸,如裂纹由一个面延伸到另一个面时,则累计其延伸的投影尺寸,精确到1mm。
4.3 检测结果
4.3.1 试件尺寸偏差以实际测量的长度、宽度和高度与规定尺寸的差值表示。
4.3.2 弯曲缺棱掉角和裂纹的长度的测量结果以最大测量值表示。
5、抗压强度试验:
5.1试件要求
5.1.1 试件数量要求不少于五块。
5.1.2 制样
5.1.2.1 将试件的坐将面和铺浆面使之成为互相平行的平面。首先将钢板置于稳固的底座上,平整面向上,用水平尺调至水平,在钢板上先薄薄的涂一层机油,或铺一层湿纸,然后铺一层1:2的水泥砂浆(水泥为32.5级普硅,砂为细砂)将试件的坐浆面湿润后平稳地压入砂浆内,使砂浆层尽可能均匀,厚度为3~5mm,将多余的砂浆沿试件棱边刮掉,静置24小时以后,再按上述方法处理试件的铺浆面。为使上下两面能彼此平行,在处理铺浆面时,应将水平尺置于现已向上的坐浆面上调至水平,在温度10℃以上不通风的室内养护3d后做抗压强度试件。
5.1.2.2为缩短时间,也可在坐浆面砂浆层处理后,不经静置立即在向上的铺浆面上铺一层砂浆,压上事先涂油的玻璃平板,边压边观察砂浆层,将气泡全部排除,并用水平尺调至水平,直至砂浆层平而均,厚度达3mm~5mm。
5.2 试验步骤
5.2.1采用万能材料试验机
5.2.2打开试验机、打开程控器及配用的电脑,运行正常后填写使用记录。
5.2.3在电脑桌面中找到数据采集系统的“检验”图标,并双击打开进入检验模块。
5.2.4开动油泵,拧开送油阀使油缸上升10mm,然后关闭送油阀。
5.2.5在电脑检验模块窗口中输入检验编号回车。
5.2.6输入试样尺寸(测量每个试件连接面或受压面的长、宽、尺寸各两个,分别取平均值,精确至1mm)和其他信息。
5.2.7打开送油阀,将下支座升降到适当高度,将试件平放在加压板的中央,垂直受压面加荷,当试样与夹板将接触时,同时按下电脑键盘中的回车键进行自动数据采集,按试验要求的加荷速度, 缓慢的拧开送油阀进行试验(加荷时应均匀平稳,不得发生冲击或振动),直至试件破坏为止。
5.2.7试件破坏后,电脑自动数据采集结束,关闭送油阀,在电脑自动数据采集结束窗口,点击“确定”,保存自动采集的数据,系统自动计算抗压强度。
5.2.8一组试验结果后,签字退出。
5.2.9若试验机压板不足以覆盖试件受压面时,可在试件的上、下承压加辅助钢压板。辅助钢压板的表面光洁度应与试验机原压板同,其厚度至少为原压板边至辅助钢压板最远角距的三分之一。
5.3 结果计算与评定
5.3.1 抗压强度按下式计算,精确到0.1MPa
R= ×1000 (见标准3.4.1)
式中:R——试件的抗压强度MPa
P——破坏荷载KN
L——受压面的长度mm
B——受压面的宽度mm
5.3.2 试验结果以五个试件抗压强度的算术平均值和单块最小值表示,精确至0.1MPa。
6、抗折强度试验:
6.1 试件
6.1.1 数量为不小于五个砌块。
6.1.2 测量每个试件的高度及宽度 ,分别求出各个方向的平均值(mm)。
6.1.3 试件表面处理按5.1.2.1~5.1.2.2的要求进行,表面处理后应将孔洞处的砂浆层打掉。
6.2 试验步骤
6.2.1 将抗折支座置于材料试验机承压板上钢棒轴线间的距,使其等于试件长度减一个坐浆面处的肋厚,再使抗折支座的中线与试验机压板的压力中心重合。
6.2.2 将试件的坐浆面置于抗折支座上。
6.2.3 在试件的上部二分之一——长度放置一根钢棒
6.2.4以250N/S的速度加荷直至破坏,记录最大破坏荷载P。
6.3结果计算与评定
6.3.1抗折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