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钻具事故原因处理及预防措施
1、概念:是指钻杆、钻铤及其它入井工具、辅助工具在井下发生的各种事故的总称。
发生钻具事故后,遗留在井内的钻具叫“落鱼”,“落鱼”的顶端叫“鱼顶”或“鱼头”。
2、常见的钻具事故及发生的原因
(1)钻具折断:
(1)钻杆本体折断:由于钻杆质量或管壁变薄、卡瓦牙刻痕或其它外伤、各种腐蚀痕迹等,使钻杆强度减小。钻杆在井内受到较大拉力及扭矩作用力时(如卡钻或蹩、跳钻、强拉、硬转)而折断。一般发生在距离母扣端1.2m以内。
(2)钻铤粗扣折断:由于钻铤刚度大,而粗扣处则小得多。当钻铤在井内工作时要受到压、扭、弯等复合负荷作用力时,丝扣加工质量或操作不当都会造成折断。一般常发生在钻铤母扣根部退刀槽余扣处或公扣根部的应力集中部位。
(2)钻具脱扣:脱扣是指丝扣未损坏,钻具各种原因(蹩、反转或打倒车)将丝扣倒开脱扣。
(3)钻具滑扣:是指丝扣受力后拉脱滑开。主要原因是由于丝扣上卸扣次数过多,丝扣磨损、上扣不紧、钻井液冲刺磨损、扣型不合标准等造成滑扣。
3、钻具事故的处理
钻具事故发生后,应该依据事故的性质及时处理。如果是钻具脱扣或滑扣,则应尽快采取井下对扣打捞“落鱼”。若对扣失败,则应按照钻具折断进行处理。
钻具折断后,要依据起出钻具的断口形状、水眼尺寸及外径,判断“鱼顶”形状和选择适当的打捞工具。除常用的工具外,还可以进行特殊设计。
(1)钻具事故处理常用工具
卡瓦打捞筒、打捞矛、公锥、母锥、安全接头、印模、壁钩、倒扣接头、磁铁打捞器等。
公锥 母锥 磁铁打捞器
1接头2 体部 3上磁极 4衬筒 5磁芯 6下磁极 7引鞋
篮式卡瓦打捞筒结构
螺旋卡瓦打捞筒结构
平底磨鞋 卡瓦打捞矛(1心轴 2卡瓦 3释放环 4引鞋)
= 2 \* GB2 2、常用打捞工具的用途
= 1 \* GB3 (1)公锥:是从落鱼内孔打捞的一种常用工具,宜在管壁较厚的部位使用,通常用于钻铤、钻杆接头、钻杆加厚部分打捞,而对钻杆及套管本体不宜使用。
= 2 \* GB3 (2)母锥:母锥是从落鱼外部打捞的一种工具,它不受管壁厚薄的限制,但却要受井眼直径的限制,一般要求母锥最大外径10~20mm。所以只能打捞钻杆、油管等外径较小的落鱼,而很少用来打捞钻铤、套管等外径较大的落鱼。
= 3 \* GB3 (3)卡瓦打捞筒:是从落鱼外径抓捞的一种工具,由于它与和落鱼的接触面积大,能经受强力提拉、扭转和震动。该类工具设计有可靠的密封件,能与密闭筒体与鱼顶之间的环空,可以实现憋泵和循环。每套工具可以配备数种不同尺寸的卡瓦,所以打捞适用范围较广,钻铤、钻杆本体、钻杆接头、套管、油管及其接箍均可打捞。
钻具组合
一般钻具组合:卡瓦打捞筒+安全接头+下击器+钻具
最优钻具组合:卡瓦打捞筒+安全接头+下击器+上击器+部分钻铤+加速器+钻具
大井眼中钻具组合:壁钩式引鞋+卡瓦打捞筒+短钻杆(2~3m)+可变弯接头+钻具
或者 卡瓦打捞筒+安全接头+弯钻杆一根+下击器+上击器+钻具
= 4 \* GB3 (4)卡瓦打捞矛:与公锥一样是从落鱼内孔打捞的一种常用工具。用途广泛,不仅可以打捞钻杆、钻铤,还可以打捞套管、油管,特别是在进行内切割作业时,它具有其他打捞工具无可替代的作用。
= 3 \* GB2 3、处理钻具事故的步骤:
(1)准备工作阶段;(2)打捞预备阶段;(3)打捞作业阶段
4、钻具事故的预防
= 1 \* GB2 1、发生原因:疲劳破坏、腐蚀破坏、、机械破坏、事故破坏。
= 2 \* GB2 2、发生现象:悬重下降;泵压下降;转盘负荷减轻;没有进尺或者放空
= 3 \* GB2 3、预防措施:
A 所有钻杆要置于管架台上,码放不能超过三层,层与层之间要均匀衬以垫杠二根。
B钻具要分队管理,成套使用,避免混乱,尽可能用使用时间相同,同规格的一批钻具。
C长期存放的钻具,要冲洗内外壁,公母扣及台阶要清洗干净,定期检查起腐蚀情况,并进行防腐工作。
D有问题的钻具要用漆在有问题的地方标上明显的记号,并栓上一麻绳以醒目。
E入井钻具要详细检查钢号、壁厚、公母接头、水眼直径,丈量长度,登记造册。
F加强对入井钻具的检查,定期探伤。
G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顿钻、不溜钻。
H处理事故时避免一个吨位反复猛提猛放。
I泵压变化,地面查不出原因,应立即起钻检查钻具。
J各种连接接头必须定期卸开检查,加强探伤检查,如有问题,应及时予以更换。修理过后的方钻杆保护接头必须磨扣3-5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