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食用菌菌种的保存 无论是母种、原种或栽培种,如果未及时使用,其菌丝就会很快衰老,降低生产力,影响产量和质量。因此,菌种必须进行适当的保存,其目的是防止退化,确保菌种纯一,防止杂菌感染。 菌种保存的基本原理,主要是通过采用低温、干燥与缺氧的条件,以中止菌种的繁殖,降低其新陈代谢,使之处于休眠状态。 1.斜面低温保存法 将斜面菌种,置于冰箱内,在4℃左右低温下保存,以后每隔2~3个月转管移接一次。这种保存方法适于大多数食用菌菌种。 但草菇菌种在5℃以下很快死亡;所以草菇的菌种,不必放在冰箱中,置于室温保存即可。 为了延长保存时间,试管口处要用塑料薄膜包扎,以防培养基干固。在农村没有冰箱设备的,可把母种试管,用石蜡封口,再用塑料薄膜包封,沉放于清凉的井底保存。 2.液体石蜡保存法 食用菌的菌丝体都可用此法保存,方法简单,只在斜面菌种试管内,注入一层已灭过菌的液体石蜡,注入量以高出斜面1厘米为宜,使菌种与空气隔绝,降低其新陈代谢的活动,然后在棉塞外包以塑料薄膜,直立存放于室内干燥处或低温下保存,一般可保存一年以上。 使用液体石蜡菌种时,只要用接种针从斜面上挑取少许菌体,放在新鲜的培养基上;经过培养,即可应用,原种则重新蜡封,继续保存。 3.木屑试管菌种保存法 用杂木屑按原种的培养基配制装入大号试管,容量为管高的三分之二,擦净管口塞紧棉塞,用牛皮纸包扎管口后高压灭菌,然后移入母种,在25~28℃下培养,待长满菌丝后,立即移到低温干燥环境保存、或埋于尿素、硝酸铵或地洞中保存,效果更好,并能延长保存时间。 4.冷冻干燥保藏法 这种方法采用真空、干燥、低温等手段,使菌种新陈代谢活动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在低温下快速冷冻,又在低温下真空干燥,而使菌细胞的结构与成分保持原来状态而保存菌种。 还有沙土保存法、液氮超低温保藏法、滤纸片保存法、菌丝球生理盐水保藏法、麦粒保藏法、干孢子真空保藏法等。这里不一一介绍。要根据自己的工作需要及具体条件而定,一边保存,一边还要分离,复壮,做好选育工作,延续菌种的优良性能。 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好后,应立即用于扩接栽培种或栽培生产,不宜保存过久,时间越长,生活力越差,也越容易感染杂菌。若因特殊情况不能及时使用,原种瓶口用牛皮纸包好,置4~14℃条件下可保藏一年左右。栽培种短期保存也可放于阴凉、干燥通风的室内,但种瓶不宜堆叠过高,以免堆内发热,加速菌丝老化。 如何防止食用菌菌种退化 菌种退化:在菌种传代、保藏和长期栽培过程中,某些原来的优良性状可能会消失或变弱,造成遗传的变异,出现长势弱、抗性差、出菇迟、产量低品质低劣等现象。 菌种退化会导致菌丝体生长缓慢,对环境、杂菌等的抵抗力变弱,子实体形成期提前或推后,出菇潮次不明显等现象。 1、引起菌种退化的原因很多: 遗传变异、不良环境条件、杂菌污染、自然退化 2、防止菌种退化的措施有: (1)选优分离 (2)更换培养基的营养成分 (3)有性繁殖 (4)适宜条件培养菌种 (5)选优去劣 第一节 食用菌的形态结构 一、食用菌的基本组成 二、菌丝体的形态结构 三、子实体的形态结构 菌丝形态1 孢子2 孢子膨大3 孢子萌发4 菌丝分枝5 菌丝体6 放大的菌 丝体a 细胞壁b 细胞核 c 细胞质 d 细胞隔膜 (二)菌丝体特殊形态 蝙蝠蛾幼虫被虫草菌 (Cordyceps sinensis)感染,死后尸体、组织与菌丝结成坚硬的假菌核,在冬季低温干燥土壤内保持虫形不变达数月之久(冬虫),待夏季温湿适宜时从菌核长出棒状子实体(子囊座)并露出地面(夏草),可入药。 菌肉的风味对某些食用菌来说也是分类的依据之一。许多食用菌的命名就是根据其风味而来的。如香菇,鸡油菌(杏菌),鲍鱼菇等。 大多数的担子菌的子实层位于菌褶两侧,但牛肝菌位于菌管内壁,喇叭菌平铺于菌盖外侧,猴头菌平铺于各个肉刺上,珊瑚菌分布于全部分枝表面。侧丝和囊状体是不育的。 子实层实际上是由菌盖内的菌肉菌丝向下生长形成的产孢组织,是菌肉的组成部分。最靠近菌肉两侧的菌丝生长成为狭长、分枝多的紧密区,成为下子实层,由下子实层向外再产生栅状排列的担子或囊状体,由这些担子或囊状体组成子实层。因此,可认为子实层便是菌褶两侧的表生覆盖物。 担子、担孢子、囊状体的形态特征是分类的重要依据。 (1)子囊孢子和担孢子 子囊菌的子囊孢子和担子菌的担孢子,都是有性孢子。子囊孢子是在子囊内产生的内生孢子,一般为8个。担孢子则是在担子上产生的外生孢子,1个担子上一般为4个。它们的形成过程比较复杂。 草菇的孢子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