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筋伤概论 中医筋伤内伤学
中医筋伤内伤学 第一章 概论 一、中医筋伤内伤学的含义、性质及范围 思考:何为“筋”? 筋 筋包括的范围很广泛,广义地讲,四肢、头、颈、项、胸、腰、背部除骨骼以外的软组织皆可称为“筋”。综合历代中医文献记载,结合现代医学解剖知识,所谓“筋”主要是指人体的皮肤、皮下筋膜、肌肉、肌腱、腱鞘、关节囊、韧带、关节软骨、周围神经及血管等软组织。 狭义之“筋”专指肌腱、筋膜、韧带。 筋伤 因外来暴力、慢性劳损或风寒湿邪侵袭等原因所造成筋的损伤,即现代医学所指的软组织损伤。 内伤 思考:何为“内”? 指暴力引起的人体气血、经络、脏腑损伤或功能紊乱的一类病证。 又称内损、损伤内证。 比较:伤科“内伤”与中内“内伤”。 联系 一般来说,筋伤不一定伴有骨折、脱位或骨病,但是骨折、脱位或骨病往往都伴有不同程度的筋伤,有时骨折愈合或脱位整复后往往遗留有筋的损伤。 总结:筋伤未必骨伤,而伤骨必定伤筋。 人体外部的损伤,也常常引起人体气血、经络、脏腑功能损害而致内伤病变。 总结 中医筋伤内伤学是中医筋伤学及骨伤内伤学的合称,为中医骨伤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各种原因导致筋的损伤及气血、经络、脏腑受损的病因病理、辨证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一门临床课程。 二、中医筋伤内伤学发展简史 复习:“金元四大家”都有谁? (一)萌芽时期(战国以前) 原始疗法的出现: 从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在中华大地上生息繁衍、生产劳动着。据史料考证,先民在劳动、生活和原始部落之间的冲突中,在与虫蛇猛兽的搏斗中,各种创伤疾病在所难免。为了医治损伤,古人通过用手抚摸、按压肿痛之处以祈求减轻疼痛,用树叶、草茎等涂擦、包扎伤口或固定肢体以止血、消肿、止痛,这便是外治法的起源,也是筋伤原始疗法的起源。 (二)奠基时期(战国至秦汉时期) 《黄帝内经》 概念—筋、筋膜、筋经、宗筋、肌肉等。 理论—肝主筋,肾主骨。 气伤痛,形伤肿。 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 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三)形成时期(两晋至隋唐五代时期) 隋·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明确提出了筋伤有别于骨折、脱臼的诊断,并论述了筋伤的治疗方法及预后。 唐· 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骨伤科专著。认为内伤的关键是瘀血,总结了内伤七步治疗法;对筋伤的治疗采用“小红丸”、“大红丸”、“黑丸子”、“黄药末”等方药,并采用外洗、外敷的药物疗法及“动静结合”的原则。 总结:活血—当归、赤芍;壮骨—骨碎补、牛膝、何首乌;止痛—川乌、细辛;退肿—赤小豆。 (四)发展时期(宋金元时代) 李杲指出内伤的病机主要是“恶血必归于肝,不论何经之伤,必留于胁下”。 元· 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奠定了筋伤、内伤内外用药的基本原则—三期辨证。 将伤后三期用药总结为初期活血化瘀,中期养血舒筋,后期培补肝肾等。 (五)全盛时期(明清两代) 薛己《正体类要》,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内伤学专著。指出“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岂可纯任手法,而不求之脉理,审其虚实,以施补泻哉”。 清· 吴谦等《医宗金鉴· 正骨心法要旨》提出“正骨八法”。 清·王清任运用活血化瘀的方剂如血府逐瘀汤、通窍活血汤、膈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等治疗筋伤及内伤。 (六)危机时期(晚清至民国时期) 师授家传。 (七)全新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现在) 中西医结合。 三、学习要求与方法 略 四、习题 一、选择题 【A1型题】1.我国现存最早的骨伤科学专著A.《黄帝内经》 B.《正体类要》 C.《世医得效方》 D.《诸病源候论》 E.《仙授理伤续断秘方》2.中医筋伤学发展的全盛时期 A.隋唐 B.唐宋 C.明清 D.战国前 E.秦汉3.“肢体损伤于外,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 见于A.《金匮要略》 B.《诸病源候论》 C.《正体类要》 D.《黄帝内经》 E.《难经》4.下列何书为中医筋伤内伤学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A.《黄帝内经》 B.《医宗金鉴》 C.《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D.《太平圣惠方》 E.《正体类要》5.哪位医家提出了伤后三期用药原则A.唐·蔺道人 B.唐·孙思邈 C.元·危亦林 D.明·薛己 E.清·吴谦6.提出正骨八法的医家A.元·危亦林 B.清·吴谦 C.明·薛己 D.晋·葛洪 E.唐·蔺道人7.不属于筋的范畴A.人体皮肤 B.韧带 C.椎间盘 D.骨骼 E.肌腱 8.善于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筋伤及内伤的医家A.汉·张仲景 B.晋·葛洪 C.唐·孙思邈 D.清·王清任 E.清·吴谦9.金元四大家李杲认为:恶血必归于何脏A.肺 B.脾 C.肝 D.肾 E.心10.我国现存最早的骨伤科专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