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诗词赏析.docxVIP

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诗词赏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县人。   初唐时期的诗人。   下面是   寒食还陆浑别业   唐代宋之问   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   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   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   野老不知尧舜力,酣歌一曲太平人。   译文   洛阳城里,花儿已经开得如雪一般铺天盖地,而陆浑山中的花儿,如今才开始发芽。   早上刚刚辞别了河桥那掠过杨柳吹来的风儿,晚上又卧在这伊川桃李间的月色中。   伊川的桃李正是芬芳面新鲜的时候。   在寒食节里,山中的酒也是醉香宜人的。   山野间的老人安居乐业,快活地唱上一曲,唱一唱这身在太平盛世中的人。   注释   陆浑地名,在今河南嵩县。   别业即别墅。   杨柳柳与留谐音,古人有折柳送别之俗。   清明亦有插柳、戴柳之俗。   伊川水名。   即伊河。   洛河支流,在河南西部。   酒复春唐人名酒多用春字,如竹叶春、松醪春、烧春等。   创作背景   宋之问早年在洛阳为官期间,闲暇时,常到陆浑别墅游览,并时有诗作。   《宋之问集》中咏陆浑别墅的诗共存四首,这首诗是其中之一。   赏析   起二句紧扣题目,谓值此寒食清明节候,洛阳城中已是繁英飘荡、缤纷如雪,而陆浑山中则花始绽放。   其意并不在说明城中与山中气候景物之异,而是表现诗人追随春天的脚步,从城里转向山中寻觅春光的浓厚兴趣,和对春天由洛阳转至山中这一发现的诗意感受。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对照此诗首二句,可见宋之问早在白氏之先就感受并发现了春之转移这一诗材诗境,只不过白氏明白挑出自己的诗意感悟,近乎宋诗的表现理趣;而宋之问的这两句诗则仅客观展示这一现象,而将自己的感受含蓄于诗中而已。   今始发,则山中春光方兴未艾,正可尽情享受,开启下文。   三、四两句紧扣题内还字,写自己清晨从洛阳出发,晚上已在陆浑别业。   这点意思如果直白道出,则根本不成其为诗。   诗人不说早发洛阳夕至陆浑,而说旦别河桥夕卧伊川,这一别一卧,不仅表达了对洛阳春光的留恋,而且透出了卧赏山庄春夜美景的惬意与喜悦。   将洛阳与陆浑改成河桥与伊川,也使干巴巴的地名有了具体可感的形象和诗意。   尤为出色的是在旦别河桥与夕卧伊川之下分别缀以杨柳风和桃李月这两个全新的组合意象,不仅生动地展示了洛阳繁花飘雪之后春风杨柳万千条的幕春景象和陆浑山中月映桃李正芬芳的景象;而且由于用杨柳来形容风,用桃李来形容月,读者仿佛能闻到这风中飘送的杨柳的气息,这月下散发的桃李的芳香,造语新颖,意象优美。   上下两句,对仗工整,又一气呵成,显得特别流丽圆转。   两句诗就像是两幅情调意境很美的图画,完全可以用它们来作为两幅画的题目。   音调的婉转流畅、圆转自如也同样非常突出。   可以说兼有诗境美、绘画美和音乐美。   虽不像桃李春凤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那样凝练概括,但自有一种天然的风韵和流走的意致。   第五句用顶针格,重复上句伊川桃李,以突出陆浑山中春色正浓,蝉联中有流走之势。   第六句点明寒食节令,应上桃李正芳新,并渲染春酒又正新熟。   不但春色迷人,而且春酒醉人,花香之外更兼酒香。   一正一复,相互勾连呼应,传达出一种顾盼神飞的神情意态。   七、八两句,以陆浑山中风物之美、生活之惬作收。   野老指当地居民,也可兼包诗人自己。   谓处此山中人无异于尧舜太平盛世的百姓,当酣歌一曲,终老此地。   这个结尾,不无歌咏升平的意味。   但话说得很艺术,很富诗情,并不是硬贴上去的颂圣尾巴,与全诗的内容风格也比较统一。   武后统治时期,统治集团内部尽管矛盾斗争不断,但社会安定,经济繁荣,诗人所歌咏的太平,并非纯粹的粉饰之词。   全篇的突出特点是风调的自然流美。   清新流丽的语言,一气流走的格调,圆转如珠的韵律,和贯串全诗的浓郁的春天气息,达到了和谐的统一。   【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诗词赏析】

文档评论(0)

tangtianbao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