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复习思考题 1、为什么说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为什么说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为什么说“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4、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改革也是一场革命? 5、为什么说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一)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群众史观肯定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因而主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英雄史观否认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抹煞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宣扬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 英雄史观 群众史观 对立 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的合乎逻辑的结论。 1、群众史观 “历史活动是群众 的事业”,决 定历史发展的是 “行动着的群众” 唯意志论:从英雄人物的主观意志中寻找历史活动的源泉, 认为是个别英雄人物的思想、意志、情感等决定历史的过程。 “大人物心里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 “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 梁启超 ①英雄史观的表现形式: 2、英雄史观 宿命论:认为神秘的精神力量决定历史的发展,英雄人物是这种神秘精神力量的体现者、执行者。 历史是由某种客观精神决定的﹐伟大人物是“世界精神”的代理人,是为了满足世界精神对於发现自己﹑实现自己﹑返回自身的需求而创造历史的。 黑格尔 ②英雄史观产生的根源: 认识根源:英雄史观把活动在历史舞台前面的少数英雄人物的作用夸大并绝对化,把广大人民群众置于视野之外。 社会历史根源:剥削阶级从事政治统治,垄断了精神文化生活。广大人民群众处于无权的地位。 阶级根源:剥削阶级的思想家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不敢承认广大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二)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社会历史是由现实的个人及其活动构成的。现实的人,是基于自身需要和社会需要而从事一定实践活动的、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能动性的人。 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类最基本的存在方式。劳动发展史是理解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同样也是理解社会历史创造过程和历史创造者的关键。 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不仅作为“类”与动物有本质的区别,而且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也存在本质区别;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而不是自然属性;人的本质属性表现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特别是经济关系中;人的本质是变化、发展的,而不是永恒不变的。 (三)从社会历史的整体联系和具体过程中认识和把握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 1、 唯物史观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历史创造者问题 社会历史就其整体而言,是一定的群体(集体、阶级、民族乃至全人类)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及其产物的演进过程,是以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形成和演进过程。 唯物史观在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时坚持了 如下原则: 2、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 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是社会领域中各种力量交互作用的结果。在这些力量中,既存在着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推动和促进社会历史向前发展的力量;也存在着违反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阻碍历史前进的力量。只有代表前一种力量的人才属于创造者之列。 3、唯物史观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 马克思主义肯定总体的人在总体的历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提出了“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的观点,并借此同神创造历史、观念创造历史和超人创造历史等唯心观划清界限。 更深入地考察群体与历史、个体与历史的关系,区分了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力量与非决定力量、主导力量与非主导力量,从而科学地解决了谁是历史创造者的问题。 (四)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 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1、人民群众的含义: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广大人民群众是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主体,创造了人们吃穿住行等必需的生活资料和从事政治、科学、文化艺术等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前提。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通过物质生产实践为创造精神财富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届高考政治二轮精品复习:热点一法治经济、法治政府、法治文化课件(30张).ppt
- 2017届高考化学总复习知识点梳理课件5.ppt
- 2017届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图文转换(共105张PPT).ppt
- 2017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基础知识复习课件45.ppt
- 2017届高考英语一轮复习学通语法第十一讲非谓语动词课件.ppt
- 2017届广东省中考生物复习考点课件第十章(共265张PPT).ppt
- 2017年1~5月历史日历.docx
- 2017届高考语文复习-作文结构(共27张PPT).ppt
- 2017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1部分现代篇专题讲座3信息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专题融会贯通课件.ppt
- 2017年中考物理16.3探究电磁铁的磁性.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