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加油机油气回收技术介绍;一、油气回收问题的提出
1、油气挥发损失及其危害
2、油气挥发损失分析
3、做好油气回收工作意义重大
二、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和要求
三、国内外油气回收技术及其评价
四、中国石油的油气回收工作现状
五、关于油气回收系统建设的建议 ;1、油气挥发损失及其危害;油罐的呼吸损失
油品储存在容器中,液体因分子本身的热运动和空气流动,从中逸出蒸气分子,逐渐扩散到液面空间,形成油蒸气层,聚积在容器内,直到一种饱和平衡状态。饱和油蒸气在两种情况下会逸出容器,散发到空气中。
轻质油品在装车过程中的损耗
现在大多数火车装车已经用液下式工艺替代了喷溅式装车工艺,但由于没有采用密闭装车,装车过程中的油品蒸发损耗也是巨大的。根据荆门炼油厂和齐鲁石化胜利炼油厂浸没式大鹤管装车技术鉴定报告,汽油的装车年均损耗量为每车20kg左右,损耗率为0.044%~0.049%,装车时排出的气体中烃蒸气的质量浓度为0.138 kg/m3~0.323kg/m3; 装车时的烃蒸气排放速率为120 kg/h ~150kg/h。;一是汽油蒸发气会对环境产生污染。油气烟雾导致了中国较差的空气质量;
二是威胁人类健康。被油蒸气污染的空气成为人类特别是操作工人的健康隐患,引发疾病;
三是增加发生火灾和爆炸危险性。汽油挥发物极易造成爆炸;
四是降低油品质量技术指标;
五是增大了油量损耗和经济损失。;油品从生产、储运、销售到使用全过程密闭都应密闭!;;(1)加油站
加油枪安装与不安装集气系统,油气排放量的比较;油罐车卸油与不卸油时,加油站储油罐呼吸阀油气排放量比较;安装二次油气回收系统,卸油与不卸油时呼吸阀油气排放量比较;;(2)油库
某油库油罐进油与不收发油时,油气挥发量见下表。;典型油库公路发油上装式装车;;3、做好油气回收工作意义重大;油气主要成分有丁烷、戊烷、苯、二甲苯、乙基苯等,多属致癌物质,平均油气浓度在300~1200g/m3。如果直接排入大气,会严重污染环境。;
;
;
;
;一、油气回收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和要求
1、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要求
2、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要求
3、国外国???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要求
三、国内外油气回收技术及其评价
四、中国石油的油气回收工作现状
五、关于油气回收系统建设的建议 ;;;一、油气回收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和要求
三、国内外油气回收技术及其评价
1、国内外油气回收技术介绍
2、国内外油气回收技术评价分析
四、中国石油的油气回收工作现状
五、关于油气回收系统建设的建议 ;;;;;;图 活性炭真空再生吸附法工艺流程示意图 ;;;;;;成品油油气回收系统性能评估表(油库);成品油油气回收系统性能评估表(油库); 成品油油气回收技术的评价指标研讨会 ;;一、油气回收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和要求
三、国内外油气回收技术及其评价
四、中国石油的油气回收工作现状
1、欧、美等发达国家油气回收技术应用现状
2、国内其他公司成品油油气回收现状
3、中国石油股份公司成品油油气回收现状
五、关于油气回收系统建设的建议 ;1、欧、美等发达国家成品油油气回收现状
对成品油油气回收一般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指把从炼油厂栈桥到油品配送中心,再从油品配送中心到加油站储油罐这个环节挥发的油气回收;第二阶段是指把从加油站储油罐通过加油机给汽车等交通工具加油过程产生的油气回收。
其中,第一阶段是关键阶段,是油气回收重点考虑的单元,欧洲的经验是通过第一阶段,1.5‰的油气能够被回收回来。第二阶段,油气回收量低,泰国、马来西亚要求新建的加油站必须回收。
西方发达国家早在70年代就已经生产出油气回收装置。这些国家对烃类气体的排放都有严格的法规。
目前,欧洲、北美等一些发达国家对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产生的油气都要求进行回收。 ;2、国内其他公司成品油油气回收现状
20世纪80年代初在长岭炼油厂研制成功利用轻柴油作吸收剂的汽油装车油气回收装置。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石化先后从美国、日本引进三套不同类型的回收装置(吸附回收装置、吸收回收装置及冷凝回收装置),分别在天津、上海和太原的油库使用,其目的在于通过对国外设备的引进、消化和吸收,设计制造出更经济通用、切实可行的国产化回收装置以满足我国国情的需要。
“八五“期间,中国石化就将研制油气回收装置列入了科研计划,在“九五”、“十五”科技计划及2015年科技规划中又非常明确地强调这一点。中国石化还明确地将储运油品损耗列入公司企业管理的四大损耗之一而加以治理。 ;3、股份公司成品油油气回收现状
在现有装卸加油系统中,从油库进油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赛迪译丛2024年第31期(总第657期):美国政府关键和新兴技术国家标准战略:实施路线图-加水印.pdf
- 如何抓好新形势下的意识形态工作 讲课稿.docx VIP
- 巴西国家介绍课件.pptx VIP
- 2025年新型建筑保温材料在建筑节能设计与施工中的应用报告.docx
- 酒泉汇海25万吨煤焦油深加工项目环评报告书.pdf VIP
- 十字相乘法因式分解课件.ppt VIP
- 《动物实验技术》课件——任务1:动物组织石蜡切片的制备.pptx VIP
- 矿井通风与安全专科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doc VIP
- 《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件.ppt VIP
- 2025年咸宁市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人员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