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长恨歌》.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长恨歌》.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花钿委地无人收,  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  回看血泪相和流。 马嵬坡生离死别的一幕 一个关键的情节, 此后,他们的爱情才成为悲剧 天宝十四载(755) 范阳节度使安禄山 讨伐杨氏以清君侧 陕西马嵬驿 诛杨氏兄妹以谢天下 “命高力士缢贵妃于佛堂前梨树下”(李肇《国史补》) 时38岁  已追随皇帝17年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以悲凉景色烘托人物悲思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透过美景写哀情。面对青山绿水,朝夕不能忘情。表现玄宗内心的痛苦。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断肠声 一见一闻,一色一声,互相交错,表现出人物内心的愁苦凄清 融情入景:诗人把人物的思想感情注入 景物,用景物的折光来烘托人物的心境。 以哀景衬哀情 正面衬托 逃往西南的路上,四处是黄尘、栈道、高山,日色暗淡,旌旗无光,秋景凄凉,这是以萧索、孤凄、暗淡的景物色彩,渲染入蜀路途中的悲凉气氛。以悲凉的景色来烘托人物的悲思。 秋风萧瑟,黄土弥漫,曲折婉转的栈道穿行山间,如行云间,如汉皇心中缠绵悱恻、揪心裂肺的“恨”。寂静的山路暗淡的日色,使行程和内心更显凄凉与落寞。 1、蜀中的寂寞悲伤     ——酸楚动人 2、还都路上追怀忆旧     ——缠绵哀婉 3、还宫之后睹物思人、触景生情     ——回肠荡气 乱后回京,  痛思玉环 君臣相顾尽沾衣  ……  魂魄不曾来入梦 ——皇之长恨 玄宗回京后的思念之苦 白天的思念 时间 四季的思念 写景抒情 夜晚的思念 景物 物是人非 物非人亦非 归来池苑皆依旧,  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  对此如何不泪垂。 白日里 景物依旧,人却不在 夕殿萤飞思悄然,  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  耿耿星河欲曙天。 从黄昏写到黎明,直接描摹汉皇的辗转反侧,彻夜不眠。想要入眠做梦梦见故人竟不能入眠,好不容易入眠,竟也看不见丽人的影子。集中地表现了夜间被情思萦绕久久不能入睡的情景。 这一小节,还是情景交融的手法,诗人选择了以萤飞、孤灯、钟鼓、星河、霜华等独特景物,营造出一种孤寂、落寞、凄凉、伤感的境界,表现了唐玄宗内心的痛苦和对杨贵妃的深深的思念之情,极具感染力——叙事见情??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从黄埃散漫到蜀山青青,从行宫夜雨到凯旋归来,从白日到黑夜,从春天到秋天,处处触景生情,时时睹物思人,诗歌从各个角度反复渲染主人公的苦苦追求和寻觅。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就到梦中去找,梦中找不到,又到仙境中去找。 道士施法,  寻觅玉环 临邛道士鸿都客  ……  梨花一枝春带雨 闻道汉家天子使,  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  珠箔银屏迤逦开。 三个连贯而为的动作,  描摹她得悉汉皇派来使者  后的震惊、激动和惶惑  ——以行写情,叙事见情  云鬓半偏新睡觉,  花冠不整下堂来。 焦急与迫切 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凄美、寂寞、哀怨…… ——以形写情,描写见情 玉环送钗,  天人永隔 含情凝睇谢君王  ……  此恨绵绵无绝期 ——杨女之长恨 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托物寄词、重申前誓 照应玄宗的思念, 深化、渲染“长恨”的主题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点明天人永隔之恨, 点明题旨, 把李杨爱情悲剧表现得淋漓尽致 艺术特色 (一)情节曲折多变 1. 现实情节和想象情节结合,  富有传奇和浪漫色彩。 2. 情节设计曲折巧妙,  波澜屡生、高潮迭起。  贵妃专宠——渔阳鼙鼓——马嵬赐死——  玄宗思念——玉容仙境——寄物传情 (二)人物形象鲜明 艺术特色 汉皇:荒淫误国的昏君?    深爱杨女的痴心男? 杨女:害国殃民的祸水?    忠贞爱情的痴心女?   诗人只是借历史一点影子,据时人传说蜕化出一个哀婉动人的故事,用缠绵悱恻的艺术形式歌咏出来,并没有拘泥于历史。   诗中的故事、诗中的人物形象都是艺术化了的。 唐玄宗李隆基 “汉皇重色思倾国”——点明其好色 从“求不得”到“夜专夜”,从“不早朝”到“看不足”——表现其贪色荒政 马嵬坡兵变贵妃陨命之后,诗人极力刻画人物内心中揪心的恨。 赐死贵妃时   ——欲救不得,眼流泪心流血,矛盾痛苦 逃蜀途

文档评论(0)

kc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0月08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