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离骚.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5· 如何才能实现理想?诗中是如何阐发的? 要实现这个理想,国君必须“弃秽” “改乎此度”,即抛弃秽政,改变不合理的治国法度,也就是说要实行“美政” ﹙圣君贤相,以民为本﹚。所以,在诗中,他一再称道尧舜等圣王,否定桀纣等暴君。他想通过对比来说明圣君贤相的重要,并借以说明楚国无圣君贤相的危险性。这正是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的体现。 6· 诗人愿意在楚国的振兴中担当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导夫先路” “忽奔走以先后”。 勇于担当楚国振兴的重任。 7· 可是诗人面对的是一个怎样的现实?这说明了什么? 诗人面对着的楚国现实是:楚王昏庸,“信谗” 而“不察余之中情” ,“日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党人” “偷乐”,所以楚国“路幽昧以险隘”。 在腐朽的贵族统治集团的打击下,屈原的政治理想会幻灭。这不只是个人的悲剧,更重要的是反映了当时的楚国,不能顺应历史洪流前进以致必然崩溃的命运。 8· 我们了解了屈原的高尚品质,那么,诗人是如何表现其品质的?换句话说,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比喻的修辞。用香草美人来比自己、贤臣和君王。 修辞分析 9.用“香草、美人”来比喻自己、贤士和君王,并表达政治理想,这是《离骚》的一大艺术特色,请找出相关诗句,说说诗人是怎样运用这些比喻的,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用采摘和披挂江蓠秋兰比喻修身养性,勤修德行; 恐美人之迟暮:“ 美人” 喻指楚怀王(理想中的君王); 用乘骐骥比喻追求和实现美好的政治理想; 固众芳之所在:“众芳”喻指群贤; 用“申椒、菌桂、蕙、茝”等喻指群贤; 用香草和“荃”喻楚怀王; 用黄昏婚期而中道变卦比喻君王失信。 用“香草美人”表明对君王的忠诚,对古代君王举用群贤的敬佩以及表白自己的高洁情操,希望君王能抛弃秽政,不要听信小人谗言,像古代的贤明君主那样,以社稷为重,任用群贤,了解自己的忧国忧民的良苦用心。 我们把《离骚》中这种以香草美人喻指自己、贤臣、君王的表现手法叫做“移情法”,即不直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把它寄寓于某一事物上,也就是“移情于物”。这种方法在我国的古典诗词中经常见到。如: ⑴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田园、过清淡朴素的闲居生活而不感寂寞的思想感情。﹚ ⑵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唐 杜甫《绝句漫兴》) (表达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及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痛苦和愁闷。) ⑶兰叶春葳蕤,桂花秋皎洁。(唐 张九龄《感遇》) (比喻自己的志洁行芳,不同流合污) 10.诗歌除了使用比喻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情感外,还使用了什么手法?请举例说明。 还使用对比手法, 古代圣明君王举用群贤“遵道而得路” 昏庸君王狂乱不羁“路幽昧以险隘” ——告诫楚王要任人唯贤。 “党人”贪图个人享乐 自己为国为民不惜身遭灾祸 ——表达自己九死不悔,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比较《离骚》和《诗经》,看二者有何异同。 异: ①形式不同。 《诗经》为整齐的四言诗,《离骚》的句子不拘长短,可六言、七言。 ②表现手法不同。 《诗经》为现实主义的手法,《离骚》为浪漫主义的手法。 同:二者都运用了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战国中期各诸侯国军力规模对比: ——据《史记·苏秦列传》与《史记·张仪列传》 一个并不弱小的诸侯国 一个慵碌的君主 一个炽情的诗人 长太息以掩涕兮 离骚 “风骚”一词,泛指文学。 原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到春秋中叶(公元前6世纪)大约500年间的诗歌;《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总集。《诗经》和《楚辞》分别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风,“风骚”也因此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天问千声悲故国, 江咽万语吊斯人。 沉思高举洁白清忠, 汨罗江上万古悲风。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   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 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俗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

文档评论(0)

xiaohuer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