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后期中西方海上力量地比较(完成稿).docxVIP

明朝后期中西方海上力量地比较(完成稿).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朝后期中西方海上力量的比较 ( 完成稿 ).txt 心态决定状态, 心胸决定格局, 眼界决定境界。 当你的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睁大眼睛,千万别眨眼,你会看到世界由清晰到模糊的 全过程。发信人 : 今古人 ( 今古人 ), 信区 : square 标 题: [ 原创 ] 明朝后期中西方海上力量的比较 ( 完成稿) zz 发信站 : 一见如故 (Wed Nov 8 18:01:23 2006), 本站 () [ 原创 ] 明朝后期中西方海上力量的比较  ( 完成稿) 文章提交者:  superyi  加贴在 历史风云之中国史  铁血论坛  明朝后期中西方海上力量的比较 曾经,中国被列强由海上肆无忌惮入侵,却忘了自己曾经也是海上强国;在郑和航海后 400 年我们这个在海洋上曾经发现世界、 领导世界的国度竟然沦为被奴役的半殖民地 ! 而这一切始 于明朝 ,, 明朝曾经是全球独一无二的航海大国 ----- 郑和下西洋时代的明朝拥有其他国家望尘莫及的 远洋舰队。 李约瑟的 《中国科技史》 多少有点过于推崇中国 , 他对中国造船业的发明创造的统计还算公正,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造船和航海技术与西方相比较,在郑和下西洋前中国造船业是遥遥领先于世界的。 一、独一无二的郑和时代 以下是一些航海技术发明的比较 : 技术项目名称 中国采用大致年代 欧洲采用大致年代 摇橹 公元前 1 世纪 17 —18 世纪 平衡式梯形斜帆 公元 2—3 世纪 (?) 15 世纪末 船尾舵 1—2世纪 12— 13 世纪 平衡舵 11 世纪 18 世纪末 19 世纪 水密隔舱 古代 18 世纪 船壳包板 11 世纪 16 世纪以后 车船(轮船) 8 世纪 16 世纪 (?) 航海指南针 11 —12 世纪 12 世纪末 13 世纪初 利用八面风 12 世纪初 16 世纪 1974 年泉州出土的宋海船,长 30 米,水线长 26.5 ~ 27 米,宽 10.5 米,型深 4— 5 米,排水量在 400 — 450 吨,其中平衡舵和大型铁锚已得到使用,保障了船只的远洋航行。这无 疑是当时世界最大的海船了, 阿拉伯旅行家伊本 . 白图太就在自己的游记中记载: 中国船象“移动的城市一样”巨大;早在宋代,中国远洋海船已直达红海和东非。 中国又是最早使用火药的国度,在历史衍变中,中国的海军战术也由冲角战、接舷战发展到两栖战和炮战。元军远征日本时,元军战船拥有的火炮使日本人的小战船根本无法近身。元 代的造船业在宋代的基础上继续大发展, 具备了很强的造船能力。 据《元史 ?世祖本纪》 记载, 元灭宋期间的至元七年( 1270)造战舰 5000 艘,至元九年,造战舰 3000 艘,自至元十一年 1274)~至元二十九年( 1292),又造海船 9900 艘,造船能力之强可见一斑。至元二十八 年,忽必烈送公主远嫁波斯, “命备船十三艘,每艘具四桅,可张十二帆” ,可见元代已有四桅船。 明朝初年,主管明朝廷的工部都水司,在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各卫都设有造船和修船的船厂,其中以南京的龙江船厂和直隶的清江船厂为规模之最,是完成郑和下西洋大型远洋船的 主要厂家,由工部都水司直接派员管理,属皇家直属船厂。 《明成祖实录》记载了永乐元年至十七年, (1403 — 1419 年)造海船数达 2735 艘,仅永乐三年就造了 1273 艘。性能最为优良的是 “福船”。《明史 ?兵志》这样形容道:“福船高大如楼,可容百人,底尖,其上阔, ,, 其桅二道 ,, ”可见船势之宏伟。明朝出使的“封舟”亦为 福船,规模可观,做工精良。如陈侃督造的五桅封舟,大桅长 7.2 丈,粗 6.2 丈;徐葆光监 造的封舟,舵叶高 2.55 丈,宽 7.9 尺。正是在这巨大的造船能力的支持下, 才出现了九桅 十二帆、据说是“最大长四十四丈,阔一十八丈” ,“篷帆、锚、舵、非二三百人莫能举动” 的独步四海,冠绝东西的郑和宝船队。不过有考证说这是小说家言,明以前的船只从未有长 过 20 丈的。按《明史》和当时人的记载,专家推断郑和帅船最大为 5000 料者。 《天工开物》对船桅数有言: “船每十丈,有两桅” 。 400 料长约 9 丈, 2000 料长约船 8 丈, 5000 料船长约 26 丈。所以 5000 料之郑和帅船, 应该有四个以上主桅, 2000 料船可能有三桅。 郑和所立的《静海寺残碑》里就有“ 2000 料”及“ 1500 料”船的记载。 这里说明一点:自宋至明,中国船常用“料”为其大小的单位,文献里常可见到“ 200 料”, “ 2000 料”等等。另外船的载重也常用 “石” 为衡量单位。 据台湾海大教授苏明阳研究计算;按元人赡思的《河防通议》①资料详细分析,船料是一只船可以载

文档评论(0)

5566ww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221151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