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原子力显微镜;1982 年,Gerd Binnig 和Heinrich Rohrer 共同研制成功了第一台扫描隧道显微镜(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 ,STM), 1986 年,Binnig 和Rohrer 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衍生出一系列扫描探针显微镜(Scanning Probe microscope);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y, AFM)是由Binnig与史丹佛大学的Quate 于一九八五年所发明的;AFM的优点;原子级的高分辨率;观察活的生命样品;加工样品的力行为;3.1 原子力显微镜简介; 立式AFM ( Hansma等, 1988 ) ;3. 原子力显微镜的总体结构组成 ;3.2 原子力显微镜的测量和扫描模式;AFM的三种扫描成像模式 ;1)接触扫描成像模式 ;AFM轻敲扫描针尖振荡示意图 ;3.3 探针与试件间的作用力 ;探针-试件间距离在10 μm左右时,空气阻尼力
探针-试件间距离在100~1000nm时,主要静电力和磁力相互作用
探针-试件间距离在10~100nm处,吸附水膜产生几百nN吸引力的毛细力
针尖-试件距离到达10 nm左右时 ,原子(分子、离子)间吸引的范德华力
针尖-试件间距离小到1 nm以内时,原子间相互排斥的厍仑力开始起作用
;2. AFM工作时针尖-试件间的相互作用力 ;范德华力,由三部分组成:
(1) 偶极-偶极相互作用力,即两个偶极子之间的作用力;
(2) 偶极-感应偶极间的相互作用力,同被它感应的偶极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3) 色散力,它存于中性的原子或分子间。这些中性的原子或分
子的时间平均偶极矩为零,但是由于电子不断围绕原子核运
动,在某一瞬间可能产生一定的偶极矩,使得中性原子或分
子之间产生瞬时间偶极矩作用,从而产生了色散力。 ;2)针尖-试件原子间作用力和距离的关系 ;3)针尖和试件“接触”的概念 ;3. 悬臂-针尖-试件相互作用的动力学分析 ;3.4 毛细力和AFM在液体中测量 ;2. 毛细力及其对AFM测量的影响 ; 现在还不能完全控制AFM在液体中不同条件时的针尖-试件间的相互作用力,作用机理也不完全清楚。但AFM在液体中测量时,因消除了毛细力,可以使针尖-试件间的作用力,比在真空中测量降低两个数量级。这对检测柔软生物细胞,低弹性模量的软质材料极为重要。 ;水下Au(111)的AFM图像(Manne,1990)
原子分辨率的起伏幅度约1 ?。 ;3. 5 影响AFM测量精度的若干问题分析 ;1)在AFM采用接触测量时,ki 0,实测高度Δz将小于试件表面真实的起伏。
2)在AFM采用恒力测量模式时,针尖一试件间的相互作用力需保持不变。当检测中作用力发生变化kiΔh时,反馈系统通过改变Δz,使悬臂的变形力产生变化, 而达到平衡 :kc (Δz – Δh) = ki Δh;3. 探针尖曲率半径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4. 试件表面廓形高低起伏不平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3.6 AFM的微悬臂和针尖;2. 微悬臂和针尖的结构形式 ; a)玻璃基板带4个微悬臂 b)单个带针尖的V形微悬臂 c)金字塔形针尖
(1.75 mm×1.30 mm) (142 μm×105 μm) (4.2 μm×3.2 μm)
带金字塔形针尖的Si3N4一体化V形薄片微悬臂(C.Quate);5) 带圆锥形针尖的一体化的V形薄片微悬臂 ;6) 粘晶须针尖的微悬臂 ;7) 碳纳米管针尖的微悬臂 ;3. 微悬臂的力学性能分析 ;4) 若干AFM的微悬臂的物理力学性能 ;3. 7 AFM针尖作用力和悬臂变形位移的测量 ;3. 电容测量法 ;5. 激光反射测量法 ;3.8 微悬臂的激振;不同ω/ω0比值时的微悬臂振幅 ;存在F 双压电晶片驱动微悬臂的振动 ;力梯度F’使微悬臂的共振产生变化 ;云母AFM图像;AFM图像-积层电路 ;AFM图像-材料缺陷 ;1988 年,Albrecht 等人首次用它观测聚合物膜的表面,从此AFM 为聚合物膜的研究敞开了一扇崭新的大门。;分辨率能达到原子分辨水平;
样品不需复杂的预处理,避免了由此所带来的测量误差;
对操作环境的要求较宽松,在空气或液体(水、氯化钠溶液等)中 观测都可以;
操作力很小,能成功地观测软的物质表面。
;AFM在聚合物膜研究的应用现状;1 表面整体形态研究;Fig. 1. Section analysis of TM-AFM image.;Fig. 2. Three-dimen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五恒系统方案书.pdf VIP
- 全套干扰峰分析图解析.docx
- 第十五讲新时代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2012—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专家大讲堂课件.pdf VIP
- 种植施肥机械——栽植机械(水稻钵苗栽植机械)课件讲解.pptx VIP
- 企业工会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docx VIP
- 施工技术管理措施.doc VIP
- 第六章维生素与辅酶.ppt VIP
- DB65T 4063-2017 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沙障技术技术工程.pdf VIP
- 2026江苏辖区农村商业银行泗阳农村商业银行校园招聘15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种植施肥机械——栽植机械(水稻插秧机)课件讲解.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