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材料的凝固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东南大学材料学院 3. 固相无扩散,成分不均匀,液相完全不混合(非正常凝固) 由于冷却速度非常快,液相原子无法扩散 边界层溶质原子迅速富集,固相中溶质浓度迅速提高 液态溶质原子不扩散,浓度始终保持不变 三种不平衡凝固的有效扩散系数 非正常凝固下的成分过冷及其对凝固组织的影响 1、成分过冷区的形成 纯元素凝固时过冷度取决于铸锭内部的温度分布 固溶体凝固时过冷度取决于: a. 温度分布; b. 浓度分布,因为浓度不同,熔点不同。 成分过冷:由于边界层中溶质原子分布不均匀而引起的过冷度的变化。 成分过冷区的形成可以用下图说明 影响成分过冷区大小的因素: 边界区中溶质原子的浓度分布; 相图中液相线的斜率;(Tm) 铸锭中的温度分布 成分过冷临界条件的定性描述 当铸型内的温度分布曲线的斜率(温度梯度)大于或等于边界区熔点曲线切线时,铸锭内没有成分过冷 当铸型内的温度分布曲线的斜率一定,边界区熔点曲线切线斜率越大,越容易出现成分过冷 成分过冷临界条件的定量描述 根据推导ke过程中所得的通解: 边界条件: z=0, CL=C0/k0; z= ?, CL=C0 可得P1=C0, P2 =C0(1-k0)/k0 得: 等式两边同除以固溶体密度,则, 若设相图中液相线和固相线均为直线,则:TL=TA-mwL 边界层成分 将wL代入,得: 熔点分布 a.完全不混合时边界层成分和熔点的数学表达式 b. 铸型中温度分布曲线的数学表达式 设界面处的温度为Ti, 边界层中的温度梯度为G,则在距界面z处的温度为: T=Ti+Gz 对于完全不混合的情况,液-固界面处的固相质量分数为w0,液相的质量分数为w0/k0, Ti为z=0时的TL, 于是可得: 因此, c. 临界条件 从图可知成分过冷的临界条件为: 对TL求导数,可得当z=0时, -成分过冷的临界条件 因此要产生成分过冷必须有: 影响成分过冷区大小的因数 k0 :(液-固相线之间距),液-固相线之间距越大,k0越小,    则成分过冷区越大; m:(液相线斜率),m越大,成分过冷区越大; D:(扩散系数), D越小,成分过冷区越大; G:铸型中的温度梯度越小,成分过冷区越大; R:凝固速度越高,界面移动速度(R)越大, 成分过冷区越 大。 注意: (1)以上是在ke=1条件下求得,若k0ke1,推导过程需修正,但基本规律相同; (2)ke=k0时,没有成分过冷。 东南大学材料学院 非均匀形核的形核功 形核功与接触角?(润湿角)的关系 当 ?=?时,S=1, ?G非*=?G均*,不润湿, ?=0时,S=0, ?G非*=0, 杂质即是晶核。一般情况下: 0??, 0?G非*?G均* ?越小,?G*越小,杂质对形核的催化作用越大。 晶核大小与接触角的关系 晶核大小 R*=rsin? ?→小,R*→小,晶核越小 基底对形核功的影响 ?αw越小,?越小 晶核与基底的晶体结构相同,点阵常数接近,则?αw小,或这两者之间有一定的位向关系,点阵匹配好, ?角小,易形核。 基底若有导电性,界面能越小,则易形核 非均匀形核的形核率 与均匀形核的区别: (1)非均匀形核的Nmax对应的?T小 (2)非均匀Nmax均匀 Nmax(形核位置量有限) 非均匀形核的形核率取决与形核位置的多少,一般的工业生产过程中人为地加入形核剂,以提高形核率。 长大的热力学条件 DTK 动态过冷度 , 液-固相界面上的过冷度。 Ti为界面温度 ΔTK=Tm-Ti0为晶体长大的热力学条件 固 液 Tm DTK T Ti 液-固相界面的微观结构 光滑界面:宏观上看为弯折小平面状,微观上液固界线分明,无过渡层 粗糙界面:宏观平滑,微观上看存在几个原子层厚的过渡层,高低不平 粗糙界面的微观示意图 粗糙界面: 在液-固相界面处存在着几个原子层厚度的过渡层,在过渡层中只有大约50﹪的位置被固相原子分散地占据着。 Jackson判据 Jackson认为界面的平衡结构是界面能最低的结构。建立了界面自由能的相对变化⊿GS与界面上固相原子所占位置的分数P之间的关系: 其中:N界面上的原子位置数; k 波尔兹曼常数; Tm 熔点温度;P为界面上固相原子的百分数; 其中:Lm是熔化潜热,Lm/Tm是熔化熵 x=h/n 其中:h是界面原子的平均配位数 n是晶体的配位数 ∵hn, x1. Ⅰ.α<2时,在P=0.5处界面能极小值,界面上约有一半的原子位置被固相原子占据着,形成粗糙界面。 Ⅱ.α≥5时,在P=l和P=0处,界面能极小,界面上绝大多数原

文档评论(0)

173****60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