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计算杆件固端弯矩:底层 7500 5600 A B C D E F G H I 3.8 kN/m 3.4 kN/m * * D E G H I F 0.332 0.668 下柱 右梁 0.864 0.136 0.353 0.175 0.472 左梁 下柱 右梁 下柱 左梁 计算各节点弯矩:顶层 -13.13 13.13 -7.32 7.32 8.77 4.36 -1.00 -6.32 4.38 -3.16 -1.23 -2.49 -3.32 -1.25 0.41 0.84 4.77 -4.77 1.59 -1.66 1.43 0.23 0.77 -0.77 -0.26 0.42 0.72 -0.20 -0.40 -0.54 -1.43 15.05 -13.62 -0.48 * * 计算各节点弯矩:底层 0.186 0.348 0.466 下柱 右梁 上柱 0.308 0.123 0.156 0.413 上柱 右梁 左梁 下柱 0.709 0.202 0.089 下柱 上柱 左梁 -17.81 17.81 -8.89 8.89 6.20 3.31 -3.15 8.30 -0.79 -6.30 4.15 -1.22 -3.06 -1.55 -4.10 -1.53 -2.05 0.53 0.29 0.71 6.73 3.60 -10.33 0.36 0.19 1.45 0.73 -0.60 1.99 -0.13 -0.34 18.92 -0.17 -0.46 -1.35 -1.72 -15.85 -0.86 3.37 A B C D E F G H I -0.70 -1.80 0.41 -1.39 -0.20 -0.45 1.20 * * A B C E F G H I 6.73 3.37 4.77 15.05 0.77 10.33 18.92 15.85 1.99 13.62 1.72 0.86 0.70 1.39 5.97 5.19 1.83 1.88 0.87 0.86 D 弯矩图 q J K 梁端剪力的计算 q J 梁跨中弯矩的计算 柱轴力的计算 J K 柱剪力的计算 * 3.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方法 弯矩二次分配法 基本假定 (1) 不考虑框架结构的侧移对其内力的影响; (2) 每层梁上的荷载仅对本层梁及其上、下柱的 内力产生影响,对其它各层梁、柱内力的影 响可忽略不计。 上述假定中所指的内力同样不包括柱轴力。 * 3.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方法 弯矩二次分配法 计算步骤 (1) 计算各节点弯矩分配系数; (2) 计算框架梁的固端弯矩; (3) 计算各节点不平衡弯矩,并对所有节点的不 平衡弯矩同时进行第一次分配(其间不进行 弯矩传递); * 3.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方法 弯矩二次分配法 计算步骤 (4) 将所有杆端的分配弯矩同时向其远端传递(对于刚接 框架,传递系数均取1/2); (5) 将各节点因传递弯矩而产生的新的不平衡弯矩进行第 二次分配,使各节点处于平衡状态; (6) 将各杆端的固端弯矩、分配弯矩和传递弯矩叠加,即 得各杆端弯矩。 * 计算例题 3.8 kN/m 3.4 kN/m 2.8 kN/m 右图括号中为梁、柱线刚度的相对值 3600 4400 7500 5600 (4.21) (7.11) (7.63) (10.21) (4.21) (1.79) (4.84) (3.64) A B C D E F G H I (9.53) (12.77) * 计算节点弯矩分配系数 节点 G: 节点 I: (4.21) (7.11) (7.63) (10.21) (4.21) (1.79) (4.84) (3.64) A B C D E F G H I (9.53) (12.77) * 节点 H: (4.21) (7.11) (7.63) (10.21) (4.21) (1.79) (4.84) (3.64) A B C D E F G H I (9.53) (12.77) * 节点 D: (4.21) (7.11) (7.63) (10.21) (4.21) (1.79) (4.84) (3.64) A B C D E F G H I (9.53) (12.77) * 节点 E: (4.21) (7.11) (7.63) (10.21) (4.21) (1.79) (4.84) (3.64) A B C D E F G H I (9.53) (12.77) * 节点 F: (4.21) (7.11) (7.63) (10.21) (4.21) (1.79) (4.84) (3.64) A B C D E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雅马哈 XSR900-MTM890中文维修手册.pdf VIP
- 新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游戏》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 钢结构厂房建设工程造价指标(清单计价).docx
- BIAMP NEXIA连接使用中文教程.pdf
- 一文读懂《中国人民解放军新共同条令》PPT课件.pptx
- 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卷(含答案).docx
- 老挝波罗芬高原铝土矿地质特征及开发利用.docx VIP
- 电机在线监测与诊断.ppt VIP
- SAEJ2045-1998 燃油系统管组件的性能要求(中文翻译).pdf VIP
- 2024年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