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下.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讲 中国文化的精神世界 轴心时代产生的著名先哲,孔子、孟子、老子、庄子、荀子,都为中国人提供了理想人格精神和心灵方式,决定了后人的生活和文化方式。先知这个意味着一种生活可能性的开创者。他开创了一种可能的生活道路。 哲学本质上是一种根源性的人生态度,一种根源性地面对世界的勇气,它无所依傍地、自由地把自己放在自己身上。 一、儒家思想的基本价值追求 1、儒家理想人格养成 孔子的思想有两方面:一为“成德”,另一为“为政”。 《论语·雍也篇》: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宪问》: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一、儒家思想的基本价值追求 2、中庸与诚 “中”就是不偏。“庸”就是不易。“不易”就是不改变。作为一个有人格的人,“不偏”同时就是“不倚”。 2、中庸与诚 “喜怒哀乐之未发之中”。 所谓“诚”就是不加反省的,不需要反思的就能自然做到的。 王守仁:“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一、儒家思想的基本价值追求 3、礼与仁 礼是作为共在的整体的生活节奏。 仁就意味着社会整体节奏在个人身上的内化和实现。 二、儒家的发展和侧重 1、原始儒家 2、汉唐经学 3、宋明理学 二、儒家的发展和侧重 4、儒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阻碍科学知识的发展、权力意识、正统与排他性、道德自足的自大与虚伪、道德的法律化、强制化。 淳朴不等于道德高尚,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缺乏知识基础的儒家道德本心必然走向虚伪和强制性礼法规范。 三、道家思想的基本价值追求 1、素朴的生活是超越价值的生活。 三、道家思想的基本价值追求 2、自然与无为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自然,即自己如此,万物之道即是自然而然,自然是贯穿天地万物包括人的根本、普遍原则。强调个体的自主性、独立性,不受外在强制、约束、异化。 三、道家思想的基本价值追求 2、自然与无为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自然趋向于和谐,不需要强制。自然秩序又如天地化育,雨露滋润,不需要任何强制命令。 三、道家思想的基本价值追求 2、自然与无为 无为,就是反对干涉有为、强制炫耀的作为。 三、道家思想的基本价值追求 3、道 是世界的统一性,规律、根据、原则,又体现、内在于万物之中,既是形而上的又是形而下的; 道生成万物,又不控制外在于万物之上,而正是万物自我本性; 道不是高高在上的主宰,而是万物之中呈现的状态、品质。“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三、道家思想的基本价值追求 4、逍遥 庄学与老学相近,若论其异,庄学更重人生与心灵的陶养,并使之超升,导向自由的精神。道家的自由是无思虑、不动心的精神自由。 庄子的“逍遥” “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 “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 庄子的“逍遥” 就是要超现实,这种游,是心的游,保持内在心境的平和。这是中国传统,特别是文人自由自在的传统。 庄子是经过修炼达到忘却生死、忘却一切的痛苦、忘却一切荣誉,而达到精神上的超越的逍遥。 庄子的“逍遥” 庄子逍遥是无思虑、不动心的精神自由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 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德充符》) 庄子的“逍遥” 实现逍遥的方法:“心斋”“坐忘”双非不偏(无偏执、无所待)的齐物论 庄子的“逍遥” 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大宗师》) 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山木》)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聖人不由,而照之于天(超脱一般是非可否),亦因是也。 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而太山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 向秀、郭象的“逍遥” 苟足于其性,则虽大鹏无以自贵于小鸟,小鸟无羡于天池,而荣愿有余矣。故小大虽殊,逍遥一也。(郭注《逍遥游》) 向秀、郭象的“逍遥” 任何一个人,哪怕是最卑贱最卑微的人,都有他独有的逍遥的可能。是万物自足其性的结果。 郭象和庄子的逍遥,是在限定的范围越来越小时,只好退到意识世界享受精神的逍遥。从现代自由理论来看,这种逍遥很虚假,在现实中没获得任何东西。 逍遥与精神胜利法的距离 郭象和庄子的逍遥,是在限定的范围越来越小时,只好退到意识世界享受精神的逍遥。从现代自由理论来看,这种逍遥很虚假,在现实中没获得任何东西。 三、道家思想的基本价值追求 4、老庄精神的世俗化 君人南面之术、驭人的权术; 油滑、自我中心、无原则地破坏规则冲动; 普遍的无规则、自我中心的缺乏道德底线; 保守冷漠,缺乏创新和探索精神。 第五讲 中国的宗教信仰 第一节 中国的

文档评论(0)

186****641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