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二新教材茶树品种利用资料.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提高品质 优质的茶如何形成? 1、良种,是重要的物质基础; (良种的三大特点) 2、自然条件,特定的高山优质生态条件是关键; (高山云雾出好茶) 3、栽培施肥,是不可忽视的环节; (土壤肥沃vs土壤贫瘠;修剪) 4、科学加工,是最后成败的重要一环。 最受大家欢迎的茶叶应该具有怎样的品质呢? 色、香、味、形 2、增加产量 良种的高产特性表现在: 多 重 快 长 去英德实习会有相关的实验。 3、增强抗逆性 抗逆性包括:抗寒、抗旱、抗病虫等 4、调节采制“洪峰” “洪峰”: 1、粮茶劳力的矛盾突显; 2、 采茶与制茶的矛盾。 建议:根据茶树良种间生育期的早生、中生、晚生的不同特性,合理搭配品种,尽可能减低“洪峰”,平衡生产,有效缓解采茶 与制茶间的劳力矛盾以及合理利用机械设备等方面的问题。 5、提高采摘效率 采茶机械化:芽叶肥壮,发芽整齐度高 1、云南大叶种 原产云南省西南部和南部澜沧江流域,是我国1984年11月首批认定通过的30个国家级茶树良种之一,被全国广泛推广种植,其后裔(含以云南大叶种为育种材料的后代)遍布我国华南茶区、西南茶区、江南茶区。云南大叶种茶树植株多为乔木型,树冠高大,自然生长树高5~6m,最高达20m以上。 云南大叶种的优良品种主要有:勐库大叶种、凤庆大叶种、勐海大叶种、景东大叶茶、景谷大白茶,云南大叶种茶叶,内含物质丰富,云南大叶种是普洱茶的唯一原料。 无性系地方良种:云抗10号、云抗14号、云抗43号、长叶白毫(1985年审定为省级良种。 ) 1、云南大叶种 云南茶区辽阔,按照国家质检总局规定,普洱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是,云南省普洱市、临沧市、西双版纳州、保山市等11个州市所辖75个县(市、区)及所属的639个乡镇。但茶叶主产区主要分布在北纬25°以南、哀牢山以西、怒江以东、澜沧江中下游两岸地带。按习惯分为滇西、滇南、滇中、滇东北四个茶区。 古六大茶山:清乾隆进士檀萃《滇海虞衡志》载,“普茶名重于天下,出普洱所属六茶山,一曰攸乐、二日革登、三曰倚邦、四日莽枝、五日蛮砖、六日慢撒,周八百里。 1、云南大叶种 2、英红9号 广东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于1961年开始,从引进的云南大叶种群体茶园中选择优良单株22个; 1963—1975年开展株系比较试验,其中选育出产量高、品质优、适制性好的优良株系,并命名为英红9号。 1982—1990年在湛江进行区域适应性试验。 1980年以来,先在省农科院茶叶所设立母本园示范应用,后逐步推广至广东、广西、湖南、四川、福建5省(区)生产示范应用。 1988年英红9号被审定为省级茶树良种,并被省农业厅列为重点推广茶树良种。 至1996年止,累计推广面积1 500公顷。 2、英红9号 特征特性:英红9号属无性系乔木型大叶种,树势直立高大,顶端优势强,单叶叶面积65.52 cm2,叶椭圆形,叶渐尖,叶色淡,叶质柔软,叶面隆起且富有光泽。 萌芽早(3月中下旬),休眠迟(11月底至12月初),生育期长(有效采摘期278天),年采茶5—6轮。 芽叶黄绿色,粗壮茸毛特多(一芽三叶长12.7 cm,重2.05 g),属重芽型,育芽能力强,生长整齐。发芽较密,每轮平均30—48个。 英红9号 金毫茶:研究表明,英红9号是适制金毫茶的最佳品种。用一芽一叶初展(或单芽)原料创制的金毫茶,是目前国内红茶类中的唯一高档名茶,品质表现为外形秀丽、色泽金黄、金毫满披匀亮、汤色红艳、香气持久有花香、滋味嫩鲜醇浓甜爽,被誉为“金美人”。该产品于1992、1994、1996年连续3届获广东省名茶金奖。 ---《大叶茶新品种英红9号的选育及利用》李家贤等1999年 3、英红1号 无性系。乔木型,大叶类,早生种。二倍体。  来源及分布: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于1958~1986年从阿萨姆种中采用单株育种法育成。广东英德、清远、湛江等地有栽培。福建、湖南、四川等省有少量引种。1987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品种,编号GS13017—1987。 适栽地区:华南和西南部分红茶茶

文档评论(0)

my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