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上辅导 《民法学》
前 言
一、课程整体介绍 指定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民法学》(2011年版)。全书一共分为六编、三十六章。
教材知识结构
编章
第一编 民法总论(考核分值最多)
第 一 章 民法概述
第 二 章 民事法律关系
第 三 章 自然人
第 四 章 法人
第 五 章 非法人组织
第 六 章 民事法律关系客体
第 七 章 民事行为
第 八 章 代理
第 九 章 诉讼时效与期限
第二编 人身权(考核分值最少)
第 十 章 人身权概述
第十一章 人格权
第十二章 身份权
第三编 物权
第十三章 物权总论
第十四章 所有权
第十五章 用益物权
第十六章 担保物权
第十七章 占有
第四编 债权
第十八章 债的概述
第十九章 债的发生
第二十章 债的效力
第二十一章 债的担保
第二十二章 债的移转
第二十三章 债的消灭
第五编 继承权(原4章)
第二十四章 继承权概述
第二十五章 法定继承
第二十六章 遗嘱继承
第二十七章 遗赠和遗赠扶养协议
第二十八章 遗产的处理
第六编 侵权责任(原5章)
第二十九章 侵权责任概述
第 三十 章 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
第三十一章 侵权责任的一般构成要件
第三十二章 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
第三十三章 侵权责任的抗辩事由
第三十四章 共同侵权责任
第三十五章 侵权责任主体的特殊规定
第三十六章 特殊侵权责任
我们这次修订主要体现在第三编和第六编,有两部新的法律。 二、大纲要求及考试题型 (一)大纲要求 三个能力层次是递进等级关系。各层次的含义是: 识记:要求考生知道本课程中的名词、概念、原理、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或识别。(一般可出单选题) 领会:要求在识记的基础上,能把握本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一般可出多选题、判断题、简答题) 应用:要求在领会的基础上,运用本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或实际问题。(一般可出论述、案例分析题) (二)考试题型 1.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2.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判断下列各题正误,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我们教材上的题型举例没有判断题,但是我们考试中可能会考到这个题型。教材上还提到了名词解释。 4.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简要回答……。 首先,应找出解答相应问题的要点,其次,如要点不是很明确的话,还需要对这些要点简要地加以说明或阐述。 5.论述题(本大题10分) 对相应的要点进行详细、具体的解释和论证。 6.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考查的是运用法学原理和适用现行法律规定分析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阅读案例,理清法律关系,然后再就提出的问题作答。 三、学习方法 具体而言: 1.理解 记忆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理解了的东西是最容易记住的。 2.把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建立学习框架 系统学习与重点学习相结合,把握整体与细节。 3.做题要会举一反三,“会做题” 4.总结——记总结 大纲、教材中有许多内容相互联系,有些内容容易相互混淆。要联系起来学,善于用比较的方法进行学习。不管看什么,看多少遍,都要有总结才行。总结是对所学内容的升华,也是日后复习备考的主要材料。 四、授课思路 整体上:以大纲为指导,以教材为根本,以考题为切入。 具体到每章: 1.每章授课前,进行章节结构分析,分析历年考题出题概况,重点难点的分布等。 2.在知识讲解过程中,提炼出知识点,分析知识点的联系,分析出题角度及复习角度,帮助考生把握考试重点。中间会加上一些“【提示】”、“【注意】”的字样。 会帮助考生进行关键词提取和记忆,简化理解。 3.每章最后做一个知识点的总结。 五、本教材涉及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简称《民法通则》) 最高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简称《民法通则的意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简称《诉讼时效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简称《物权法》) 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