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通过本井核磁含油饱和度与定量荧光系列对比级别的相关关系也说明,核磁录井含油饱和度能够较真实的反映样品中原油含量。 应用实例 在松南区块,东北石油局首次引进地化录井技术,并成功地取得突破,SN301井在1号构造上发现良好油气显示,经测试,日产油15方。随着勘探的深入,在2号构造上又发现良好油气显示,但物性资料的欠缺使生产过程中对储层评价出现了偏差,试油结果与解释结论背道而驰,给下一步的工作部署带来困难。 通过核磁资料的应用,对这些疑难问题也作出了新的解释,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 应用实例 序号 井号 井 段m 岩 性 地化参数 热解气相色谱特征 测井 解释 核磁共振参数 试油结果 (m3/d) Pgmg/g OPI 孔隙度% 渗透率(mD) 可动 流体% 含油饱和度% 油 水 1 301 2231~ 2236.5 灰色油浸 粉砂岩 14.6 0.69 油层 油层 15.4 0.58 44.4 27.7 15 2 303 2220.0-2222.7 褐灰色油斑 细砂岩 17.6 0.63 油水层 油层 15.7 36.5 62.4 29.6 少量 30 3 307 2236.5~ 2239.0 褐灰色油浸 粉砂岩 15.7 0.65 油水层 油层 14.9 0.58 12.4 29.1 少量 6.6 4 2252.0-2254.5 褐灰色油浸 粉砂岩 16.4 0.64 油水层 油层 18.8 66.5 70.25 23.1 少量 34 应用实例 1号层:SN301井2231~2236.5米,灰色油浸粉砂岩,核磁孔隙度15.4%,储集能力良,渗透率0.58mD,渗透性一般,可动流体百分含量44.4%,流体可流动性良,含油饱和度27.7%,含油程度良,结合地化录井资料Pg=14.6mg/g,OPI=0.69,热解色谱基线平直,综合解释为油层。测井解释为油层。试油日产油15方,试油结论为油层。 应用实例 2号层:SN303井2220~2222.7米,灰色油斑细砂岩,地化Pg=17.6mg/g,OPI=0.63,热解色谱基线隆起,解释为油水同层,测井解释为油层。试油为水层。 核磁孔隙度17.6%,渗透率36.5mD,可动流体百分含量62.4%,含油饱和度29.6%,可动水百分含量为52% ,含油饱和度与可动水百分含量的比值为0.55,应解释为水层。 进一步分析谱图可以发现,谱图主峰明显后移,驰豫时间延长,说明孔隙喉道半径加大,为流体的流动创造了极好的通道,由于含水较高,特别是可动水含量高,同中—重质原油相比,水的相对渗透能力远大于油,在此条件下水的流动占绝对优势,这就是试油产水的原因。建议继续寻找构造高点油气聚集程度较高地区勘探,应能有所突破。 应用实例 3号层:SN307井2236.5~2239.0米,灰色油浸粉砂岩,地化Pg=15.7mg/g,OPI=0.65,热解色谱基线隆起,解释为油水同层,测井解释为油层。试油为水层。 核磁孔隙度14.9%,渗透率0.58mD,可动流体百分含量12.4%,含油饱和度29.1%,该层正常情况下产液能力低下,由于储集能力良,压裂后可见水,若含油饱和度更高,压裂提高可流动性后应能见工业油流。 应用实例 4号层:SN307井2252.0~2254.5米,灰色油浸粉砂岩,地化录井资料, Pg=16.4mg/g,OPI=0.64,热解色谱基线隆起,综合解释为油水同层。测井解释为油层。试油日产油微量,水34方,试油结论为水层,解释结果与试油结果相反。 核磁孔隙度18.8%,渗透率66.5mD,可动流体百分含量70.3%,含油饱和度23.1%,可动水百分含量为55.3%,含油饱和度与可动水百分含量的比值为0.55,应为水层。 同2号层相同,该层T2谱图主峰明显后移,驰豫时间延长,孔隙喉道半径加大,为流体的流动创造了极好的通道,可动水含量高,水的流动性占绝对优势,试油应为水层。 应用实例 孔隙度说明储层储存能力,渗透率表示储层渗透能力,可动流体决定流体可动能力,都与产液量有关,从三者与单位厚度产液量相关图上可以看出,虽无线性,但具备整体趋势,而且产液能力下限比较清楚。 吉林核磁录井应用方法(图版法) 孔隙度:7% 渗透率:0.2mD 可动流体:20% 孔隙度、渗透率、可动流体与产液量有关,含油饱和度与产液性质有关,随着资料的不断丰富,我们利用核磁参数与试油数据分别建立了解释图版。 通过对比,含油饱和度-可动流体图版分区更明显,更有规律性,因此作为核磁录井现场储层评价基本解释图版。 大情字井及周边地区 核磁录井试油符合情况 构造名称 试油井口数 试油井层数 核磁解释符合层数 核磁解释符合率 海坨构造 8 17 15 88 长岭凹陷 13 25 16 64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