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_370305ZTL006-2019石墨烯远红外电热护颈.pdf

Q_370305ZTL006-2019石墨烯远红外电热护颈.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Q/370305STL 山东桐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Q/370305STL006-2019 石墨烯远红外电热护颈 2019.07.12 发布 2019.07.20 实施 山东桐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发布 Q/370305STL006-2019 前言 标准制定时,按照 GB/T.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 则》,GB/T 1.2-2002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2 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 法》的编写规则编写,并执行了GB/T 191 和GB/18401-2-10。 本标准2019 年7 月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山东桐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桐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浩 吕丽 Q/370305STL006-2019 石墨烯远红外电热护颈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石墨烯加热护颈的产品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 志、包装、运输和储存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石墨烯加热护膝。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18401-2010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GB/T 22843 枕、垫类产品 GB/T 2828.1-201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一部分:按接受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 样计划(ISO 2859-1-1999,IDT) FZ/T 64010-2000 远红外纺织品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石墨烯远红外电热护颈 主要由涤纶复合布、石墨烯负氧离子发热布、电源引出线、温度控制线、粘扣等制成, 对人体颈部具有远红外线渗透效果的护具,可促进颈部位血液循环,有效预防和改善肌肉劳 损。石墨烯加热护颈产生的远红外线对肌肉有放松作用,对骨骼有强化作用,对人体能量有 明显提升作用,对瘀堵组织及萎缩肌肉有活血通经络作用,对发炎组织有明显消炎镇痛作用 并促进微循环系统血流量增加。 3.2 电源引出导线、温度控制数据线、及插口为外购部件。 4 技术要求 4.1 石墨烯加热护颈应符合本标准要求。 4.2 表面光洁平整,面料松紧一致、无明显皱着、浮线、针距均匀,并加以定位。 4.3 缝边要顺直,四角圆弧均匀对称、不得露毛边、垫料应铺衬均匀,并加以定位。 4.4 护颈的连接及固定部位应牢固。 4.5 正常加热温度范围(30—45)℃ 4.6 远红外法向发射率≧0.75,远红外波长范围应在3μm~ 18μm波段。 4.7 静态负离子浓度不低于300 个/cm3 4.8 应符合GB/T 18401 2010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5.1 中C 类(非直接接 触皮肤的产品)产品要求。 5 试验方法 5.1 外观检验 以目测的方法检验,应符合4.2、4.3 的规定。 5.2 缝合牢固检验 各部位不应该出松动和开裂现象。 Q/370305STL006-2019 5.3 远红外发射率检验 按照GB/T 7287-2008 的检验规则,应符合本标准4.6 的规定。 5.4 负氧离子浓度 试验在常温实验室状态下,采用相应量程的静态负离子浓度测试仪直接接触护颈的中心 位置,读取护颈中心的负离子浓度。 6 检验规则 6.1 出

文档评论(0)

103015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