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赔偿金纳入附带民事诉讼的具体构建.docVIP

死亡赔偿金纳入附带民事诉讼的具体构建.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死亡赔偿金纳入附带民事诉讼的具体构建   【摘要】对于死亡赔偿金是否应当纳入附带民事诉讼,莫衷一是。造成了司法实践各地做法不一致的困境,引发一系列相关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为死亡赔偿金纳入附带民事诉讼提出一些思考和借鉴。   【关键词】附带民事诉讼;刑民并重;程序选择   一、统一刑民诉讼相关制度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法释『1998』23号》司法解释i指出权利人可以在刑事部分审结后,就民事赔偿问题单独提起民事诉讼。最高人民法院《法释『2002』17号》司法解释规定刑事案件受害人因受到精神损失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或单独提起民事诉讼,人民法院都不予以支持。这个规定难免让人觉得是为了支持附带民事诉讼中不受理精神损害诉请而规定不能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以及另行单独提起民事诉讼,有点“削足适履”的感觉,造成附带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程序在很多地方相形见绌。相关司法解释规定,人民法院审理附带民事诉讼除了适用刑法、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外,也要同时适用民法、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对死亡赔偿金定位的模糊和立法上相关规定的缺失,造成了死亡赔偿金难于引入附带民事诉讼的困境。   立法者为了更好地使附带民事诉讼程序与刑事诉讼程序保持一致,让原本属于民事诉讼程序性质的附带民事诉讼程序在很多规定和内容上已经与民事诉讼有很大的不同。在赔偿范围上,附带民事诉讼仅支持因加害行为而遭受的直接物质损失的诉讼请求。此外,附带民事诉讼受案范围并没有将精神损害赔偿纳入,这也让一些地方人民法院基于避免“空判”现象出现的考虑将死亡赔偿金界定为精神损害赔偿性质寻找了空隙。因此,我们需要在立法上进行完善,扩大附带民事诉讼受案范围,使其与民事诉讼受案范围一致,明确因犯罪行为遭受的直接物质损失与间接物质损失都应在受案范围之列。再则,我们应当将精神损害赔偿纳入附带民事诉讼提上立法议程。随着公民维权意识不断加强,立法技术和立法条件不断完善和成熟,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尽快完善此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决司法实践附带民事诉讼中死亡赔偿金诉讼请求不予以支持的问题。   二、赋予当事人诉讼程序选择权   在刑事诉讼程序与民事诉讼程序产生交叉时,司法机关会遵循“先刑后民”理念来处理程序冲突。多年以来,我们司法实务一直秉承刑事程序优先的理念来破解刑民程序交织所产生的问题,但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审理实务中,我们可以发现越来越多的受害人民事权利与民事救济没有得到保障,反而在很大程度上出现了“致伤不如致死”的舆论风气。有一些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审理一拖再拖,主审法官多以民事部分审理导致刑事部分审理受到影响为理由,将附带民事诉讼程序搁置。还有一些案件,民事部分已经启动甚至已经进入审理阶段,突如其来的刑事程序介入进来,承办法官多半选择裁定中止审理,待刑事部分审结后再继续审理民事部分。这对于受害人及近亲属的民事权益以及要求得到及时公正的裁判是一种蔑视。   在确立刑事诉讼程序适用的相对优先的基础上,要积极探讨如何更好地保障受害方的合法权利得到及时救济和维护民事诉讼程序的正当价值,我们可以赋予当事人在附带民事诉讼与另行民事诉讼之间的程序选择权。程序选择有一个前提,就是不管民事程序提前还是往后,不能影响刑事诉讼程序的正常进行,如果已经做出了程序选择,一般情况下不能随意更改。程序选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权利人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对己方最有利的权利救济途径,让附带民事诉讼体现出民事诉讼程序的价值,还其民事诉讼的真正本质。赋予当事人程序选择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遏制加害人提前转移、隐匿、变卖财产的行为,适时采取财产保全措施,也可以帮助受害方化解因犯罪行为而陷入生活困难的问题,适时采取先予执行措施。   三、树立“刑民并重”理念   目前造成死亡赔偿金和精神损害赔偿在附带民事诉讼中适用问题的困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刑事审判与刑事程序优先理念的误导以及“先刑后民”原则的片面理解。有一种观点认为,民事诉讼程序进入到刑事诉讼程序,其程序与步骤皆要首先服从和符合刑事程序的要求,同时,受害人及近亲属的权利救济与利益保障皆要在刑事价值目标实现的前提下,换言之,刑事价值目标的位阶与位序高于民事权利实现。当追诉犯罪行为与保障民事权利同时存在时,应当首先由国家进行惩罚犯罪。   在公正与效率的问题上,特别是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立法者以及司法者强调的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因此就出现了民事诉讼程序前面戴了一个“附带”的帽子。随着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诉讼职能之间不断找寻平衡,“公正与效率兼顾”、“公权与私权并重”等现代司法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刑民程序并重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涨。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借此东风,将“刑民并重”理念推广开来,为解决死亡赔偿金在附带民事诉讼适用问题添砖加瓦。   四、积极构建调解机制   调解程序在民事诉讼中发挥着以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