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抗原抗体反应概述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决定抗原抗体解离的因素 (1)抗体与相应抗原的亲合力。 亲合力低的抗体与抗原形成的复合物较易解离。 (2)环境因素对复合物的影响。 PH过高或过低、增加离子强度均可破坏 静电引力,使抗原抗体结合力下降,促使其 解离。 注意:解离后的抗原或抗体仍然保持其原有生物活性 四、阶段性 特异性结合 两个阶段 可见反应阶段 数秒~数分钟, 肉眼不可见 数分~数小时 肉眼可见 第三节 抗原抗体反应影响因素 一、反应物自身因素 1.抗原:理化特性、Ag决定簇数量和种类。 例如,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反应出现沉淀,而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反应则出现凝集;单价抗原与抗体结合不出现可见反应;粗糙型细菌在生理盐水中易出现自凝;红细胞与IgG类抗体结合不出现直接凝集等。 体外抗原抗体反应概述 抗原抗体反应:是指抗原与相应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反应 体内 杀菌、溶菌、调理、中和毒素 免疫病理损伤—超敏反应、免疫性疾病等 体外:凝集、沉淀、溶细胞、中和毒素、补体结合等 第一节 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 抗原抗体结合反应是抗原决定簇和抗体分子超变区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种分子表面的特异的可逆的弱结合力(只能在极短距离内才能发生效应)。 抗原抗体结合反应的条件: ①抗原与抗体间的特定部位的空间结构必须相互吻合,具有互补性(先决条件); ②抗原决定簇与抗体超变区必须紧密接触,才能有足够的结合力,使抗原抗体分子结合在一起。 不形成牢固的共价键,通过非共价键结合 这种弱的结合力涉及几种分子间的作用力 一、抗原抗体的结合力 1、静电引力 2、范德华引力 3、氢键 4、疏水作用力 1、静电引力 概念:抗原和抗体分子带有相反电荷的氨基和羧基基团之间相互的引力。又称库伦引力。 静电引力的大小与两个相互作用基团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二、范德华引力 概念:抗原和抗体相互接近时,各自所携带的原子与原子、分子与分子由于分子极化作用而出现的引力。 结合力的大小与两个相互作用基团的极化程度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7次方成反比。 作用力最小 作用大小取决于二者分子空间构型的互补性 概念:供氢体上的氢原子与受氢体原子间的引力。 三、氢键结合力 供氢体:-COOH、-NH2和-OH 受氢体:氧、氮 氢键结合力与供氢体和受氢体之间距离的6次方成反比。 最具特异性(必须供氢体和受氢体互补才能实现氢键的结合) 四、疏水作用力(疏水键) 概念:两个疏水基团在水溶液中相互接触时,由于对水分子排斥而趋向聚集的力。 抗原决定簇与抗体上的结合点靠近,互相间 正、负极性消失,亲水层立即失去。 结合力最强,约占总结合力的50%。 静电引力:异性相吸 (electrostatic forces) 范德华引力:作用最小 (van der Waals interactions) 氢键:最具特异性 (hydrogen bond ) 疏水作用力:作用最大 (hydrophobic interactions) 抗原抗体结合力示意图 抗原抗体结合力 结合力的大小 亲和力(affinity) 表示 亲合力(avidity) 二、抗原抗体的亲和力和亲合力 亲和力(affinity):是抗体分子上一个抗原结合点与相应的抗原决定簇之间的相适应而结合的强度,是抗原与抗体间固有的结合力。 亲和常数(K): K值越大?抗体的亲和力越高?与抗原结合越牢固 抗体与抗原结合是可逆的反应,在平衡时其 亲合力(avidity):是指一个抗体分子与整个抗原表位之间结合的强度,与抗体结合价直接相关。另外也与亲和力强弱有关。 与抗体的结合价直接相关。 亲合力高,与抗原结合牢固不易解离。 亲水胶体 疏水胶体 转化 NaCl 可见反应 血清学反应条件下,抗原抗体均带负电荷,使极化的水分子在其周围形成水化层,成为亲水胶体。 当抗原与抗体结合使表面电荷减少,水化层变薄,失去亲水性能,抗原抗体复合物成为疏水胶体 在电解质作用下,中和胶体粒子表面的电荷,使各疏水胶体之间靠拢,形成可见的抗原抗体复合物 三、亲水胶体转化为疏水胶体 第二节 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 1.特异性 2.比例性 3.可逆性 4.阶段性 一、 特异性(specificity) 1、概念:一种抗原分子通常只能与其刺激机体后 产生的抗体结合,这种抗原与抗体结合 反应的专一性称为特异性。 特异性示意图 2、决定因素: 由抗原决定簇和抗体分子超变区之间空间结构的互补性决定的。 3、应用: 由于抗原抗体反应具有高度特异性,故可用已知的抗原(抗体)来检测相应未知的抗

文档评论(0)

173****60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