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表现为一侧束支阻滞的心电图: 1)不等速的双束支Ⅰ°阻滞: 表现为P-R间期延长伴有传导慢侧束支阻滞的QRS波形。特别是间歇发生另侧束支阻滞,有利于该诊断。 2)一侧束支Ⅰ°,另侧Ⅲ°阻滞: 表现为P-R间期延长伴有Ⅲ°阻滞侧束支的QRS波形。 0.24 左 右 0.28 0.24 0.28 0.24 0.24 0.28 0.28 0.24Lc P-R +QRS 0.24Lc 0.24Lc 0.24Lc 用简式表示如下: 本图为双侧一度传导时间不等,假设右侧房室传导时间为0.24秒,左侧0.28秒,试推导其心电图表现。先将右侧束支每个搏动的传导时间记在第一行,再将左侧束支每个搏动的传导时间记在第二行。 根据图译法原理,第一个搏动的左侧传导速度慢于右侧,传导时间差值等于0.04秒,故呈现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图形(用Lc表示)。由于右侧传导时间较左侧短,故完全性左束支阻滞的P-R间期为0.24秒,即可诊为双侧束支不等速一度阻滞。 L: 0.28( ∞) 0.28( ∞) 双束支Ⅰ°不等速阻滞,也可能左束支为完全性阻滞+Ⅰ°AVB。 R:0.24 0.24 PR+QRS: 0.24Lc 0.24Lc * 关于束支阻滞特殊心电现象的解析 一、束支阻滞心电图 的形成模式 束支传导缓慢导致心电波形变化 束支不应期长度变化导致 阻滞波形的出现 左室 右室 室 间 隔 A B C 房 室 束 右束支 0.18 左 束 支 0.18 房 室 结 束支传导状态与心电波形的关系 图中所示:0.18秒是代表冲动通过房室传导系统至心室形成电活动前的传导时间。 可见冲动从左束支开始兴奋左侧室间隔(A段);然后,双侧心室开始同时除极(B段);由于左室室壁较厚,由其形成终末向量(C段)。 正常束支传导与心电图的关系 V1 V5 正常传导状态下的心电向量图 横面 QRS T 本图左侧房室传导时间为0.22秒,右侧0.18秒。 左侧传导速度慢于右侧0.04秒,故呈现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图形。 P-R间期为0.18秒代表右侧束支传导时间。 ①. 左束支传导迟缓时心电波形的变化 房 室 束 房 室 结 右束支 0.22S 左室 右室 室 间 隔 左 束 支 0.18 0.18 0.18S 横 面 V1 V5 T QRS P 起始向量位于左前,在V1导联记录r波及V5、V6导联无q波; 最大向量向左后,并且在40毫秒以后环体光点密集; 终末向量位于右前,与ST段相连形成ST段V5及V6导联下移; T环位于右前,相当于心电图TV1直立,TV5、V6倒置。 左束支阻滞的心电图及向量图 0.29S 0.25S 本图左侧房室传导时间为0.25秒,右侧0.29秒。 右侧传导速度慢于左侧0.04秒,故呈现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图形。 P-R间期代表左侧束支传导时间。 ②. 双侧束支传导均迟缓但程度不同时心电波形的变化 横面 1 V6 V1 V5 3 2 1 3 2 1 3 4 5 4 5 4 T 5 2 QRS P 向量1为起始向量,向右前,相当于V1导联的r波及V6导联的q波; 向量2为左室向量,向左后,相当于V1导联的S波及V6导联的R波; 向量3为终末向量,也称为附加环,运行光点密集并指向右前,相当于心电图V1的R′波及V6导联的宽钝的S波; 向量4为T环,位于左后,相当于心电图TV1倒置,TV5、V6直立。 右束支阻滞时的心电图及向量图 0.18 右束支 左 束 支 0.18 0.25S 0.25S 左室 右室 室 间 隔 房 室 束 本图双侧束支传导时间相等,均为0.25秒。 P-R间期延长,代表双侧束支传导时间。 QRS波群形态正常。 ③. 双侧束支传导均迟缓 但程度相同时心电波形的变化 房 室 结 v1 v2 v5 v6 本图房性早搏伴室内差异传导呈不同部位的束支阻滞图形, 其都伴有不同长度的PR间期。如左束支阻滞图形的PR间期为0.22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