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图 2-10 直接找正定位 图1.61 划线找正定位 ★定位的误解 圆环形工件的六点定位 轴类工件的六点定位 轴类工件的六点定位 ●限制工件自由度与加工要求的关系 ◆完全定位 限制自由度与加工要求的关系 ●要点 ●正确处理过定位 ◆危害 图1.66 插齿时齿坯的定位 图1.67 齿坯过定位的影响 瓦盖的过定位及消除 衬套在心轴上过定位及消除 电冰箱的定位 套筒零件钻孔时的定位 ◆定位元件的基本要求 ◆1、平面定位 图1.69 支承钉和支承板 图1.70 衬套的应用 图1.71 可调支承 图1.72 自位支承 图1.74 辅助支承 ◆2、孔定位 图1.75 定位销 图1.76 圆柱心轴 图1.77 圆锥销定位 图1.78 圆锥销组合定位 图1.79 小锥度心轴 ◆3、外圆定位 图1.81 V形块的结构类型 图1.80 V形块的结构尺寸 图1.82 活动V形块的应用 图1.83 定位套 图1.84 半圆套定位装置 图1.85 工件在圆锥套中定位 ◆4、组合表面定位 ◆典型定位方式和所限制的自由度 表1.10 典型定位方式和所限制的自由度 表1.10 典型定位方式和所限制的自由度 表1.10 典型定位方式和所限制的自由度 表1.10 典型定位方式和所限制的自由度 表1.10 典型定位方式和所限制的自由度 1.3.3 工件的夹紧 ●夹紧装置的基本要求 ●确定夹紧力三要素的原则 图1.93 夹紧力方向垂直主要定位基面 图1.89 夹紧力作用点应在定位元件上方 图1.92 夹紧力作用点靠近加工表面 图1.90 夹紧力作用点应在工件刚性最好的地方 图1.94 夹紧力方向对夹紧力大小的影响 图1.91 减小工件夹紧变形的措施 ●夹紧力大小的估算 ●常用夹紧装置 ◆斜楔夹紧机构 ◆斜楔的夹紧力 ◆斜楔的自锁条件 ◆斜楔移动距离与夹紧行程的关系 双升角斜楔滑块夹紧机构 ●螺旋夹紧机构 ◆单个螺旋夹紧机构 ◆ 螺旋压板夹紧机构 ◆ 偏心夹紧机构 ◆ 定心夹紧机构 虎钳式定心夹紧机构 机械传动式定心夹紧机构 图1.103 轴向固定式弹簧夹头 图1.104 液性介质定心夹紧机构 ◆ 联动夹紧机构 单件双向多点联动夹紧机构 单件双向联动夹紧机构 单件单向联动夹紧机构 多件单向联动夹紧机构 多件单向联动夹紧机构 多件单向联动夹紧机构 1.3.4 典型夹具 1.3.4 典型夹具 回转式钻模 ●夹具总图技术要求的标注 ●夹具总图技术要求的标注 ●钻床夹具 ●钻套 ●钻模板 图1.105 杠杆孔钻模 图1.106 回转式钻模 移动式钻模 翻转式钻模 图1.107 盖板式钻模 滑柱式钻模 图1.108 标准钻套 图1.109 特殊钻套 钻套高度和排屑空间 图 1.58 套筒钻夹具 图1.110 铰链式钻模板 图1.111 分离式钻模板 ●分度装置 ●分度对定机构 图1.112 轴向分度盘与对定销 图1.113 径向分度盘与对定销 图1.114 几种常用的分度定位机构 ●车床夹具 车床夹具 图1.115 角铁式车床夹具 ●车床夹具的设计特点 图1.116 不恰当的施力方式 图1.117 车床夹具与机床主轴的联接 ●车床夹具的设计特点 图1.118 连杆铣结合面专用夹具 ●铣床夹具 ●铣床夹具的设计特点 ●铣床夹具的设计特点 ●铣床夹具的设计特点 图1.119 定位键 图1.120 对刀装置 标准对刀块结构 对刀标准塞尺 ●铣床夹具的设计特点 ●镗床夹具 图1.121 车床尾架孔的镗模简图 ●镗套 图1.122 固定式镗套 图1.123 回转式镗套 ●镗夹具上其他结构 用于固定镗套的镗杆导向部分结构 用于回转镗套的镗杆导向部分结构 镗模支架 不允许镗模支架承受夹紧反力 镗模底座 图1.124 浮动接头 组合夹具 1.3.5 定位误差 1.3.4 定位误差 定位误差的结论 定位误差只产生于采用调整法加工一批工件的情况下,若单件或批量工件逐个试切加工者不存在定位误差。 定位误差是由于工件定位不准确而产生的加工误差。 表现形式:工序基准相对加工表面可能产生的最大尺寸或位置的变动范围。 产生原因:基准不重合;工件的定位基准面制造误差、定位元件制造误差、工件基面与定位元件间的配合间隙及基准不重合误差。 定位误差由基准不重合误差和基准位移误差两部分组成,但二者不一定同时存在。 定位误差的计算可以按照定位误差的定义进行计算,也可以按定位误差的组成逐一分析计算。 1.3.4 定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语言文字运用新题练习(共六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pdf VIP
- 汽车式起重机吊装安全专项施工方案.pdf VIP
- 5eDnD_凡戴尔的失落矿坑_模组_中译(二校).pdf VIP
- 高考诗歌的比较鉴赏公开课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pptx VIP
- 甘肃省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收费指导价格(最新).xls VIP
- 发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影响因素的logistic模型分析.pdf VIP
- 2023年建筑防火通用规范考试试题.pdf VIP
- 混凝土结构工程测试题(附参考答案).docx VIP
- 2025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1.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培训考试题库含答案(完整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