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孙禄堂大师谈练功悟道的心得体会朱定友一、拳即是道,道即是拳为什么说拳是道呢?当我们把自己身体上僵劲化去,求得一身灵活的劲时,这个劲就会随心所欲,意到哪里,劲就到哪里。这个意就是道。因为道生一,一就是一个生命体的开始。关键是如何来领悟这个一了。下面我就借孙禄堂大师讨论的道来阐述我的思想。孙禄堂大师说他自幼练拳以来,听许多先生之言:拳即是道。由于自己不清楚产生了疑惑,老师告诉他的任务就是多练习,用自己的身体去悟道拳理,他每天都要看看拳理然后再修炼自己的功夫。坚持了常年累月终于顿悟到什么用放松身体来练习拳了。让身体产生了暗劲,啊!原来就是身体的放松,导致了气血畅通才产生了一股内劲。这个时候的动作就是刚柔合一,动作的灵妙全出自于内心,意到哪里,气血就会畅通到哪里。自然就会产生了灵活的劲。此时,就是拳出自然。自然就是道。道就是自然里面万物生长的规律,我们修炼太极拳也是一样的,只有找到太极拳运动的规律,持之以恒的修炼才会有所成就的。二、动中求静,静中生动先生讲到,他修炼到化劲的时候,每天只练习一式,通过我修炼太极拳云手而所悟道,因为我在修炼云手的时候,心非常宁静,找到了太极拳的运动规律。所以我就不想修炼其他动作了,如果我修炼其他动作,就会破坏了云手的运动规律,又要一定的时间才适应身体的节奏。就像我栽芦荟一样,刚刚开始活了,我又把芦荟移植到另外一个花盆里面。芦荟又要在花盆里面适应一段时间,才会生长。这就是我破坏了芦荟生活规律,影响芦荟的生长。练功也应该如此吧!孙禄堂大师讲到每次修炼完都要引气归元 ,有时间还会有阳物欲动,我修炼太极拳起势时,我这样修炼的先静心待到手心发动,呼吸平和,然后我才开始修炼,意念跟着手内动的感觉走,必要时调整一下呼吸,做到意气合一,人体的气场就会慢慢扩大。动作越来越缓,有时间竟然忘记自己在干什么了,我想这就是得意忘形罢了。在收功时偶尔也会像孙先生说的那样阳物欲动,我就把阳物之气引入命门穴来滋养肾部,形成太极拳讲的松净腹内气腾燃,命意源头在腰际。只有把肾气养足才可以练精化气的。这就是外静内动,也是道的开始。如果出现了内动,我们就要学会顺其自然,这样才可以找到内气运行的规律,一旦熟练了,就会形成条件反射,我们一修炼太极拳,头脑自然就会发出松,自然就会进入无极状态,也就像修炼气功的人,达到一定的境界。一修炼就会进入功态了,一进入功态就顺其自然了。慢慢地就会得意忘形了。进入气场了,气场越积越多,就会形成全身透空,应物自然。就像王宗岳大师说的太极者,无极而生。跟着无极,才能进入恬淡虚无,形成养吾浩然之正气。三、温养丹田,气通周天内中之意,虚灵下沉,注于丹田,下边用虚灵之意,提住谷道,内外之意思仍如练拳趟子。一般意注于丹田片时,阳即收缩,萌动者上移于丹田矣。此时周身融和,绵绵不断。当时尚不知采取转法轮之理,而丹田内,如同两物相争之状况,四五小时,方渐渐安静,心想不动之理,是余练拳术之时,呼吸二息仍在丹田之中,至于不练之时,虽言谈呼吸,并不妨碍内中之真息,并非有意存照,是无时不然也。庄子云:“有真人呼吸以踵”,大约即此意也。因有不息而息之火,将此动物消化,畅达于周身也。以后又如前运用,仍提在丹田,仍是练拳趟子,内外总是一气,缓缓悠悠练之,不敢有一毫之不平稳处,动作练时,内中四肢融融,绵绵虚空,和前站着之景况无异。亦有练一趟而不动者,亦有练二趟而不动者,嗣后亦有动时,仍是提至丹田,而动练拳之内呼吸, 转法轮用意之用于丹田,以神转息而转之,从尾闾至夹脊,至玉枕,至天顶而下,和静坐功夫相同,下至丹田。亦有二三转而不动者,亦有三四转而不动者,所转者和所练趟子消化之意相同。以后有不练之时,或坐立,或行动,内中仍以用练拳之呼吸,身子行路亦可以消化矣。以后甚至于睡熟,内中忽动,动而即醒,仍以用练拳之呼吸而消化之,以后睡熟而内中不动,内外周身四肢,忽然似空,周身融融和和,如沐如浴之景况。睡时,亦有如此情形,而梦中亦能用神意呼吸而化之。因醒后,已知梦中之情形而化之也。以后练拳术睡熟时,内中即不动矣。后只有睡熟时,内外忽然有虚空之时,白天行止坐卧,四肢亦有发空之时,身中之情意, 异常舒畅。每逢晚上练过拳术,夜间睡熟时,身中发虚空之时多;晚上要不练拳术,睡时发虚空之时较少。以后知丹道有气消之弊病。自己体察内外之情形,人道缩至甚小,消除百病,精神有增无减,以后静坐亦如此,练拳亦如此,到此方知拳术和丹道是一理也。从先生的这段话中我悟道了我揉出丹田内气来,健康快乐一辈子。我是这样温养丹田的,每次修炼完太极拳都要站无极桩功,就是揉丹田,当丹田热起来时,我就会双手不动,调整好呼吸静静地守候丹田,还有中午午休时揉丹田内功入睡,晚上睡觉前也是揉丹田内功入睡的。坚持十多年了,也可以达到孙先生说的周身融融和和的,如沐浴般的舒舒服服的,偶尔受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