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专题七欧美呆议制的确立与发展.docxVIP

历史专题七欧美呆议制的确立与发展.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1 专题七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第一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什么是代议制? 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 2、什么是君主立宪制? 君主立宪制是资本主义国家以世袭的君主(国王、天皇、女王)为国家元首,君主权力按宪法规 定受到一定限制的政权组织形式。它的产生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互相妥协的结果。其形式有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和二元制君主立宪制两种,在当代主要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的形式。 资本主义国家政体 君主立宪制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英)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约旦) 1889-1945年的日本1871-1918年的德国 民主共和制 总统制民主共和制(美) 议会制民主共和制(德)以色列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爆发: 标志--1640年    目标--反对斯图亚特王朝统治 领导--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过程:两次内战→1649年,处死国王查理一世→护国主(克伦威尔)→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   光荣革命     背景: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恢复了天主教活动,并迫害新教徒,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受到直接威胁。     政变:1688年,复辟王朝统治结束。迎立了詹姆士二世的女婿,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威廉即位为英国国王。 影响:国王是被议会请来的,国王权力来源不是“神授”,而是议会,打破君权神授迷信。 12年浙江: 材料一 1688年11月,威廉率1万多军队在英国登陆。詹姆斯二世召集大批军队,但当威廉的军队登陆后却未去指挥。众叛亲离之际,他在12月10日逃往法国。 ——摘编自吴于廑等《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 (1688年革命)真正“光荣”的地方:它是不流血的,它无须乎内战、屠杀、放逐或报复……往日国王及国会间糜费精神的竞争今改为两者之合作,而国会则占着上风。 ——屈勒味林《英国史》 辛亥革命中没有流太多的血,这令人想起世界近代史上的“光荣革命”。 请根据材料一、二,并综合所学知识,概述“光荣革命”的历史事实,并思考该事件为何被称为“光荣革命”。(7分) 斯图亚特复辟王朝倒行逆施。(1分)议会邀请荷兰执政威廉率军来英国,并成为国王。(2分)詹姆斯二世逃亡。(1分)没有流血而政治制度发生变革(由君主专制向君主立宪制转变)。(3分) 限制王权的法案 《权利法案》 1689年议会通过 内容:见书。限制国王权力,扩大议会权力。 目的:限制王权,扩大议会的权力。 结果: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议会手中,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    人治→法治。   君主立宪制:资本主义国家用宪法限制君主权力的政治制度。   君主立宪制与封建君主制根本区别:国会立法主宰国家,国王只能是依法而治,必须执行的是资产阶级的意志。 责任内阁制的确立和完善 概念: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对议会负责的政体形式,始创于18世纪的英国。  枢密院:是光荣革命前,国王的一个最高的咨询机构。 内阁:光荣革命后,议会享有立法权; 国王掌握行政权,直辖最高行政机关―内阁。 ?     汉诺威王朝时,国王不参加内阁会议,形成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主持内阁的惯例。 1721沃波尔成为第一任首相。开创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的先例。 责任内阁制形成:18世纪前期,形成内阁对议会负责,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的惯例。 ?  完善:18世纪中期,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的监督控制权,国王“统而不治”。 第二课 华盛顿和美国联邦制共和制 领导独立战争 爆发原因:英国改变对北美殖民地的政策,加重剥削,引起北美人民不满。 过程: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导火线)华盛顿参加反英,英国采取高压政策,北美人民与殖民者矛盾激化。 被推选为弗吉尼亚代表,参加第一届大陆会议。 1775年4月,莱克星顿打响第一枪。 第二届大陆会议(费城)决议组建大陆军,推选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 整顿、训练大陆军,对保证战争的最后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1776年,围攻波士顿,取得首次胜利。 1776年7月4日,通过《独立宣言》,宣告美国成立。 指挥大陆军取得特伦顿和普林斯顿战役的胜利。 1777年,取得萨拉托加大捷,成为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1781年,指挥约克镇战役,英军(康华利)投降,北美独立战争结束。 1783年,在巴黎签订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主持制宪 背景:拒绝接受王位,坚决反对封建专制制度,辞职回乡。 1781年美国为邦联国家 1786年谢司起义 邦联政府软弱无能,统治集团认识到强化中央权力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制宪:1787年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华盛顿被选为会议主席; 通过《

文档评论(0)

151****010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