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循环缺血性脑血管病和诊疗标准课件.ppt

后循环缺血性脑血管病和诊疗标准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后循环缺血性脑血管病和诊疗标准;PCI与前循环缺血比较;一、后循环概述 二、后循环缺血的主要病因及发病机制 三、后循环缺血常见疾病 四、后循环缺血疾病的诊断 五、后循环缺血疾病的鉴别诊断 六、后血环缺血的防治原则 七、美国的VBI诊断标准 八、后循环缺血国内专家共识 ;一、后循环概述;1、后循环缺血的定义;2、后组动脉解剖特点;3、椎动脉解剖特点;4、椎动脉的主要分支;5、基底动脉的主要分支;6、后循环血供特点;二、后循环缺血的主要病因及发病机制;;3、穿支小动脉病变:脂质透明病、微动脉瘤 和小动脉起始部的粥样硬化病变等损害。 4、PCI少见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偏头痛;动脉夹层、动脉瘤、锁骨下盗 血;血管发育不良;凝血异常;转颈或 颈外伤;遗传疾病;颅内感染、巨细胞动 脉炎、自身免疫性病等。 ;5、后循环血管狭窄的常发生的部位;三、后循环缺血的常见疾病 ;1、小脑梗死;一侧大脑后A动梗死,对侧视野同向偏盲。有时伴偏身感觉障碍。左侧大脑后动脉大面积梗死,还出现阅读和颜色命名困难。 右侧大脑后A梗死将出现左侧视野偏盲忽视,空间定向障碍。 双侧大脑后A梗死将出现双侧视野缺损,甚至皮质盲,可伴有记忆力丧失。;3、中脑损害综合征 ;4、桥脑外侧综合征 (Millard-Gubler syndrome);5、延髓背外侧综合征 (Wallenberg syndrome);延髓被外侧 (Wallenberg) 综合征;6、闭锁综合征 (Locked-in syndrome);7、基底动脉血栓形成;8、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 Subclavian Steal Syndrome) ;9、缺血性迷路卒中;1、具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者均可患病。 2、突然起病,记忆丧失,有短暂的定向力障碍,但 言语功能及计算能力均不受累,持续约数小时, 24小时内恢复正常。 3、50%患者可同时出现头晕、耳鸣、口周麻木及构 音障碍等椎基底动脉缺血的表现 4、影像学检查一般无特征性改变。;11、烟雾病(脑底异常血管网症) (Abnormal cerebrovascular network syndrome,Moyamoya disease) ;12、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Top of the basilar artery syndrome);累及内侧纵束与桥脑侧视中枢的病变。 病变侧水平注视麻痹,对侧水平注视内收动作的麻痹,只剩下向对侧水平注视时的外展动作。 病因有脑干梗死或出血、多发性硬化、肿瘤等。 ;四、后循环缺血疾病的诊断;应详细的病史和神经系统检查 仔细了解症状的发生、形式、持续时间、伴随症状、演变过程及可能的诱发因素 注意了解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查体注重对脑神经(视野、眼球运动、面部感觉、听觉、构音、前庭功能)和共济运动的检查 对以头晕/眩晕为主诉者,必要时进行Dix-Hallpike检查—以排除良性位置性眩晕 ; 首选MRI:DWI对急性缺血病变最具诊断价值 头颅CT易受到后颅窝伪影影响,诊断缺血性病变的价值不大,可排除出血性病变 要行TCD、 CTA、MRA和DSA检查,TCD可发现椎动脉的狭窄或闭塞,但不作为诊断PCI的唯一依据 心脏超声检查有助于明确来自心脏或主动脉弓的栓塞 颈椎平片检查不是首选或必需的检查。 ;DSA见ICVA狭窄;五、后循环缺血疾病的鉴别诊断;70岁以上患病率30% 病因:迷路退行性变、迷路震荡耳石释放内淋巴 头侧位时眩晕发作,持续15s内,40s。 表现:眼震、恶心呕吐 无听力障碍、耳鸣 无中枢性损害症状 听力检查及前庭功能试验正常;2、前庭神经元炎;3、梅尼埃病;4、其他常见脑干受累病变;5、需要鉴别的其他发作性疾病;6、表现为偏瘫或无症状的脑干梗死;六、后血环缺血的防治原则;1、急性期治疗原则 对PCI的急性期处置与前循环缺血性卒中相同 对起病3小时内的合适患者可以开展静脉r-tPA溶栓治疗 有条件者行DSA检查及动脉溶栓,治疗时间窗可适当放宽(12-24小时),必要时行支架成形术。 对不适合溶栓治疗且无禁忌征者,应予以阿司匹林100-300mg/d治疗;急性基底动脉闭塞的动脉溶栓治疗 Stroke 2004;35:e30;动脉成型和支架术 治疗严重基底动脉闭塞;2、PCI的预防原则 参考脑血管病防治指南控制各种危险因素 鉴于栓塞多见,应积极开展病因学检查 诊断明确者应进行抗血小板治疗,单用或联合使用抗血小板制剂有重要的预防作用 血管成形支架术是目前最有效方法之一。;七、美国VBI诊断标准;八、后循环缺血国内专家共识;谢谢!

文档评论(0)

159****17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