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学期同步单元双基双测期中试题(b卷 教师版) 新人教版.doc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同步单元双基双测期中试题(b卷 教师版) 新人教版.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k12] [k12] 最新K12 最新K12 [k12] 最新K12 (总分:120分 时间:120分)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积累(3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无误的一项是(2分) A.查(yǎo)无音讯 骇(hài)人听闻 B.深谙(yīn) 相得益彰(zhāng) C.窒(zhì)息 杀戮(lù) D.矜持(jīng) 深邃(suì) 【答案】C 【解析】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顿失滔滔(立刻) 原驰蜡象(白色的象) 忍冬(能够忍受冬寒) B、略输文采(差、失) 红装素裹(白色覆盖着大地) 妖娆(娇艳美好) C、断章取义(截取) 百行业为先(行业) 亵渎(轻慢,不敬) D、强聒不舍(过分啰嗦)恪尽职守(谨慎恭敬) 骈进(骑马前进)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先要分析词本身的意思,根据语境判断字义,找出错误的释义。D项中“骈进”是“并排行进”的意思。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比较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你的经营理念十分符合经济效益,成本管控更是得宜。 作者用非常经济的笔墨写出了这一场复杂的斗争。 B.几个人当中,毕竟是老头子秦梅士古道热肠。 “古道西风瘦马”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落魄天涯的游子形象。 C.意志不够坚定时,容易受他人左右。 屏退左右,私下密谈。 D.我们可以从那里读到历史的章节,可以辨认出悠悠岁月的容貌。 爱是悠悠长夜里的一豆灯光。 【答案】D 【解析】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提取下面句子的主要信息,正确的一项是( )(2分) 原本对生活充满了美好憧憬却忽然残疾了的史铁生,这才惊异地发现,在古老的地坛里,淡褪了容颜的断壁残垣,亘古不变的冉冉红日,以及满目荒凉的丛草密林,处处散发出震撼人心的生命的气息。 A.史铁生发现气息。 B.史铁生发现断壁残垣,红日以及丛草密林散发气息。 C.史铁生发现断壁残垣,红日以及丛草密林。 D.断壁残垣,冉冉红日以及丛草密林散发气息。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提炼句子的主要信息,即找出主要人物、主要事件及结果即可,去掉修饰形容的内容。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A. 肉食者鄙 鄙:目光短浅。 B.弗敢加也 加:独占。 C. 小信未孚 孚:为人所信服。 D.小大之狱 狱:案件。 【答案】B 【解析】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6、“对于一切事物,不为因袭的成见所缚,都还他一个本来面目,如实观照领略,这才是真解脱、真享乐。”关于这段话,下列最能阐明其文意的一项是( ) (2分) A.一沙一世界,剎那可成为永恒。 B.用最客观自在的心,来面对每天的人事物,体察玩味生活。 C.老是吹号角的人,不是真正的猎人。 D.生活中要广结人缘,任何时候都要让人起欢喜心。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将句子与各项内容进行比照,抓住关键信息点,比如句子中“本来面目”“如实”讲的是尊重“客观”,即是B句表达的意思。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沁园春 雪》是毛泽东在1936年写的一首词,沁园春,词牌名。 B、《蝈蝈与蛐蛐》的作者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夜》的作者是俄罗斯著名田园诗人叶赛宁。 C、《致女儿的信》是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给女儿的信,信中阐述了他对爱情的看法,饱含人生哲理。 D、《战国策》是东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唐睢不辱使命》就是出自于其中的《魏策》。 【答案】D 【解析】 试

文档评论(0)

158****64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