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乳头状尿路上皮肿瘤分类 Murphy WHO/KOSS WHO/ISUP 乳头状瘤 乳头状瘤 乳头状瘤 1级 LMP 低度恶性 低级别 高度恶性 3级 高级别 2级 将非浸润性加到低级别和高级别乳头状癌前,在于强调与浸润性尿道上皮癌生物学行为存在差异。 包括3种不同分类,避免使用以往如Ⅰ/Ⅱ、Ⅱ/Ⅲ的模糊分级、分类。 极佳预后一组,PUNLMP未被列于恶性肿瘤。 多数非浸润性低级别肿瘤,不应诊断为恶性。 高级别非浸润性癌几乎与浸润性尿道上皮癌生物学特征相似。 预后 初诊非浸润性肿瘤占70%,仅5%-10%进展为浸润性肿瘤,一半病例复发。 体积大、多灶性、弥漫性外观肿瘤复发率高。 无病间隔是一项复发的特征。 伴有膀胱刺激症状和范围较大的原位癌,预后差。 应对所有非浸润性肿瘤患者定期复查膀胱镜复查。5年正常10%,10年内正常复发率更低。 组织学分级是判断非浸润性肿瘤复发进展的重要依据 尿路上皮乳头状瘤的复发和进展率最低。 PUNLMP复发率较高35%,分期进展率很低。 非浸润性低级别癌复发率高75%,但分期进展率仅为12%。 非浸润性高级别尚有分期上的进展,死亡率可达65%。 膀胱多灶性、体积大(5cm)肿瘤有较高的复发进展死亡率。 非乳头状尿路上皮肿瘤伴异性增生和CIS者肿瘤进展率死亡率增加。 浸润至基底膜以下的一种尿路上皮肿瘤 生长方式:息肉状、结节状、实体、溃疡、弥漫透壁性。 病变:孤立性,多灶性,周围可为原位癌。 浸润性尿路上皮癌——移行细胞癌 组织病理学 多数 PT1期癌 多数 T2-T4期癌 为高级别 非乳头状 根据细胞核间变程度及组织结构分为 低级别/高级别。 低级别 高级别 乳头状 浸润性肿瘤的浸润深度 早期浸润浅表固有膜内 浸润固有粘膜未达到粘膜肌 浸润固有膜肌层 浸润至肌层 扁平病变伴不典型性 反应性非典型性 Reactive cinflammatory atypia 见于慢性炎症病变,常有结石、导尿等病史 轻度异常,急慢性炎的尿路上皮组成 核均匀增大,空泡状,核仁明显,中位 核分裂象常见 细胞大、胞质多,似鳞状细胞样 无染色质过多、分布不规则及核多形改变 意义待定的不典型性增生 atypia of unknown significance 炎症或肿瘤性不典型增生难以区别 程度稍重的核多形性和/或染色质过多 待定、随访,待炎症消除后再检查 非典型增生/异型增生(atypia/dysplasia) 属低级别尿路上皮内肿瘤(low-grade intraurothelial neoplasia) 轻度异型增生及轻-中度异型增生 细胞呈多形性,核增大,排列紊乱 尿路上皮原位癌(urothelial carcinoma in situ,CIN) 属高级别尿路上皮内肿瘤(high grade intraurothelial neoplasia) 为扁平状病变累及全层或散在分布 表面上皮具有明显恶性特点 上皮细胞失去正常极向 细胞核拥挤重叠 上皮厚度不规则增厚,变薄脱落 可累及Brunn巢或囊性膀胱炎 可仍保留伞细胞 尿路上皮原位癌CIN类型 小细胞性 细胞较小,一致,核高度非典型,胞浆少 大细胞性 单一大细胞/或伴多形性,胞浆嗜酸性,核异 型,核分裂多见 悬挂状 又误为脱屑性膀胱炎(denading cystitis) 表层癌变细胞自发或受损脱落,残留斑块 甚至少数非典型细胞 派杰病样 癌细胞成群或单个分散夹在正常、反应性 增生上皮细胞之间 潜掘样 癌细胞埋伏于正常上皮的下层 扁平病变组织学特征评价指标 尿路上皮的厚度(thickness of urothilium) 极性(polarity) 核大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