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引力和时空 在引力场中发生的物理过程,在远处(无引力)观察,其时间节奏比当地的原时慢,其空间距离比当地的原长短 设一匀速转动的圆盘,边缘处惯性离心力较大,引力场较强。 O dt,dl 在?t内,边缘相对O点可看成以速度v的匀速 直线运动。 由狭义相对论 ? “时缓尺缩”效应。 圆周长 2?R 引力使空间成为非欧几里德的?空间弯曲 引力场中时间-空间(四维空间)弯曲, 引力场越强,弯曲越严重。 R 周长收缩 R不收缩 时间膨胀 大质量天体 光线按最短路线(短程线)行进,因此 在引力场中,光线象粒子被引力加速一样,变弯曲了。 三、广义相对论预言的几个可观察效应 1、光线的引力偏转 大质量天体 光线 星光的偏折角。 日全食时拍摄太阳附近的星空照片, 可测出 1919年爱丁顿(Eddington)等测得 1.98?? ? 0.16??。 1973年光学测量结果是 1.60?? ? 0.13??。 近年用射电天文技术测得 1.761?? ? 0.016??。 爱因斯坦预言星光偏转角为 1.75??。 * S 星的实际位置 * 星的视觉位置 ? 光束在引力场中弯曲,还可解释如下: 时刻1 g 引力场 局域惯性系 2 g 3 g 4 g 光束直线传播 光束 ? 在惯性系中时空平直,而在引力场(非惯性系)中时空弯曲。 由于时缓尺缩效应,引力场中光速减小。 2、雷达回波延迟 太阳引力使回波时间加长,称为雷达回波延迟。地球与水星间的雷达回波最大时间差可达240?s。 1964年,夏皮罗(Shapiro)提出一个方法,由地球发射雷达脉冲,到达行星后返回地球,测量信号往返时间,比较雷达波远离太阳和靠近太阳两种情况下,回波时间的差异。 到上世纪70年代末,测量值与理论值之间的差约为1%,80年代利用火星表面的“海盗着陆舱”进行测量,不确定度降到了0.1%。 3、引力红移 在没有引力的情况下,每种元素辐射谱线的频率是确定的。 1961测太阳光谱中钠5896?谱线的引力红移,结果与理论偏离小于5%。 1971测太阳光谱中钾7699?谱线的引力红移,结果与理论偏离小于6%。 而在引力场中,由于时缓效应,谱线的频率变小,这称为引力红移。 H ?0 ? 他们把发射14.4keV的?光子的57Co放射源放在高度为H=22.6m的塔顶,在塔底测量它射来的?光子的频率?,发现比在塔顶的频率?0高了。 【思考】光子的质量为h?/c2,试用牛顿力学解释上述结果。 地面附近的引力红移效应更为微弱。 1959年,庞德(R.V.Pound )和瑞布卡(Q.A.Rebka )在哈佛塔做了一个实验, 理论值: 实验结果为 4、水星近日点的进动 按严格平方反比律计算,行星轨道为闭合椭圆。 但实际天文学观测表明,行星轨道并不是严格闭合的,而是绕近日点有进动。 按牛顿力学,考虑坐标系的岁差、其它行星的摄动,水星近日点的进动为每世纪 观测值: 如果考虑空间弯曲对平方反 比律的修正,得? =5600.65??,和观测值相符得非常好。 四、黑洞(black hole) 设一飞船自无限远,由静止向星球自由降落。 M 0 r r v m 这表明,在远离引力源处观察,离引力中心 rs 远处,任何过程(包括光的运动)都进行得无限缓慢(凝滞不动)。 dt = ?,dr = 0 ? rs 称为史瓦西半径(Schwarzschild radius)。 当 时,逃逸速度: r ? rs 任何物体(包括光)都逃不出去 r = rs 的球面称为视界(horizon)。 地球: rs = 8.8 ╳ 10 -3 m 1cm 太阳:rs = 3.0 ╳ 10 3 m 此时rs ? 10 km 。 质量 M ? (2 ? 3) M⊙时, 才可能形成黑洞, r · rs ?黑洞。 * 黑洞拉伸、撕裂并吞噬一小部分恒星,最终将恒星大部分质量抛向宇宙空间的模拟过程图。 恒星演化的晚期,其核心部分经过核反应 T ~ 6?109K, 各类中微子过程都能够发生, 中微子将核心区的能量迅速带走 ?引力坍缩 ? 强冲击波 ? 外层物质抛射或超新星爆发 ? 致密天体 (白矮星、中子星、黑洞) “黑洞”不“黑”:1974年,霍金结合量子力学和相对论,指出黑洞并非全黑—黑洞能够辐射,这就是著名的霍金辐射。黑洞在辐射过程中,将能量辐射出去,这意味着黑洞将逐渐缩小,最后在爆炸中结束生命。 天文学家还发现,黑洞吸引其他恒星的物质,不是一下子就吸引过去,而是在看不见的周围形成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CACM 1137-2018 中医神志病临床诊疗指南 躯体形式障碍.pdf
- 2025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 Unit 5 What a Delicious Meal! 第1课时 教案(表格式) .docx VIP
- 与采购人配合沟通方案.docx VIP
- 晋剧《明公断》剧本.doc VIP
- 血液透析并发症脑出血ppt.pptx
- 航空与航天摄影技术课件.pptx
- 2024-2025学年深圳市人大附中新高一入学分班考试数学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西部黄金伊犁有限责任公司金锌精矿综合回收及氰化渣无害化治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pdf VIP
- 不锈钢管安装施工方案.doc VIP
- 含碘对比剂静脉外渗护理管理实践指南解读.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