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神分裂症诊断与治疗;精神分裂症诊断治疗;第一节 概念及其发展;3.1911瑞士E·Bleuler认为此症的核心为人格的分裂,提出“精神分裂”一词,于是Sehizophrenia便取代了早发痴呆。
理由主要有三点:a.并不是所有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都是以精神衰退为结局;b.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起病于青春期;c.是人格的分裂而不是痴呆。
;二、概念
一组病因未明的常见精神病
以精神活动的不协调为特征,具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通常无意识和智能改变
多起病于青壮年,常缓慢起病、病程迁延,部分病人有慢性化倾向或发展为精神衰退;概念的分析
何谓“分裂”
-精神活动本身的不协调,表现为统一性和完整性受损
-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表现为脱离现实
诊断的目的就在于寻找这些不协调
;第二节 流行病学;二、患病率分布特征;三、发病率;第三节 病因学探讨 ;3.寄养子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后代的患病率明显高于非患者的后代。证实遗传因素的作用大于环境因素
4.遗传方式研究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多基因疾病
------分子遗传学;分子遗传学;分裂症已成为有代表性的多基因遗传疾病。
遗传因素以及一些早期的环境因素干扰了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导致神经元增殖分化异常,胞突过度修剪,突触异常联系,形成了患分裂症的易感性.
;二、神经病理研究;CT发现侧脑室扩大和脑沟增宽
类似形态学异常也可表现于分裂症患者家属中
中颞叶,内侧海马,海马旁回,内侧嗅皮层,前额叶和扣带皮层在神经元排列位置和分层异常(神经细胞迁移、排列、分布过程主要发生在胚胎期, 提示分裂症在孕期2—3个月发育异常明显).;特定脑区(前额叶)可能存在轴突修剪过程增强,即轴突消失、树突增生减少. 过度修剪表现为连结不全或无连结,影响神经环路的优化.
突触神经细胞浆减少导致神经元可塑性降低,进而降低神经元的调节能力。
上述神经细胞改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出现分裂症的症状和体征。;神经退行性变;神经病理+神经退行性变; 三、生化病因探讨
1.多巴胺假说
2.谷氨酸生化假说
3.多巴胺系统和谷氨酸系统功能不平衡假说;1.多巴胺假说??? 1.1 苯丙胺中毒性精神病,苯丙胺可促进多巴胺的释放并抑制其再摄取,导致神经突触间隙多巴胺浓度增高。 1.2 不同的抗精神病药均可出现类巴金森氏综合征,而巴金森氏综合征病人尾状核等部位多巴胺缺乏。 1.3 高香草酸(HVA)是多巴胺的代谢产物,有数个研究资料发现血浆HVA与病人精神症状呈正相关。;2.谷氨酸生化假说: 谷氨酸是皮层神经元的主要兴奋性递质,是皮层外投射神经元和内投射神经元的氨基酸神经递质。用放射性配基结合法(Radioligand binding method)研究精神分裂症病人尸检脑组织谷氨酸受体:藻氨酸(Kainic Acid,KA)、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噁唑(AMPA)和N-甲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发现KA受体结合力在边缘皮层(特别在海马部位)下降;而AMPA和NMDA受体结合力在前额部增高。;NMDA受体不仅能为谷氨酸(glutamate)激活,同时亦能为甘氨酸(glycine)激活,后者能在NMDA复合体的激动剂(agonist)部位结合。在动物实验中给大量甘氨酸通过血脑屏障能使中枢甘氨酸含量上升,能逆转NMDA拮抗剂的行为效应。在临床研究中,高剂量的甘氨酸(>30g/日)能使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有明显改善。提示甘氨酸的治疗可能成为处理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新途径(javitt DC,Ball A,1999),提高了研究工作者对这方面工作的兴趣。;3.多巴胺系统及和谷氨酸系统功能不平衡假说: 对谷氨酸神经递质重要性的认识,并不排除对DA以及其它系统功能的作用。M.Carlsson(1990)通过长期对纹状体、丘脑和皮层等不同部位神经通路的研究指出:大脑皮层控制感觉输入和警觉水平的功能,是通过包括了纹状体、丘脑、中脑网状结构的反馈系统完成的。; 刺激DA机制可增加感觉输入和警觉水平;而皮层纹状体谷氨酸系统则相反,起抑制作用。故作者认为精神分裂症是由于皮层下DA功能系统和谷氨酸功能系统的不平衡所致。 ;四、心理社会因素;五、病前个性;第四节 临床特征;一、早期症状:
精神分裂症患者多为潜隐性或亚急性起病,少数为急性起病,在起病初期的几个月中,仅以所谓阴性症状或前躯期症状为主要特征。有如下主要症状。;⒈人格变化: 孤僻,懒散,注意涣散,无上进心,对外界事物无兴趣,与亲人疏远,言谈空洞或无条理。⒉神经症样表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医学三基考试(康复科)题库及答案(最新版).docx
- 学生调换宿舍申请表(模板).pdf VIP
- 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安全规程.pdf VIP
- 综合与实践 探秘曹冲称象第2课时 活动二 课件 2025-2026学年度西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pptx VIP
- 国开电大 机电控制与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 形考任务1-3答案.doc VIP
- 钢管桩施工方案.doc VIP
- 2025凉山州继续教育公需科目满分答案-数字时代的心理健康.docx VIP
- 湘教(2024)八上数学综合与实践:空瓶换汽水.pptx VIP
- 智启未来,育见新篇——AI赋能教育教学的探索 课件.pptx VIP
- 2025年海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卷试题真题(含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