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励志工作的故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励志工作的故事      职场,是一个充满话题和故事的领域,我们要想混好职场,需要怎么做?关于那些职场中的励志故事你了解吗?下面是阳光网给大家整理的关于励志工作的小故事,供大家参阅!      三年前,我家楼前的那条繁华街道拐弯处开了一个小饼店,一个只有几平方的小板房,一个刚刚20多岁的南方人带着他的弟弟、妹妹做饼卖,有油饼、糖饼和豆沙饼三种,都是5角钱一个。新出锅的饼冒着热气,油饼一层层油花飘香,糖饼金灿灿香甜味美,豆沙饼鼓鼓的馅大面薄,香喷喷的,吃一回,还想吃第二回,我每天晚上下班都买几个回家吃,有时候早晨上班来不及吃饭,也买两个路上吃。不光是我,周围许多居民和行人也都来买,小店的生意一天比一天好。      也许是因为小饼店的生意好了,不久,它旁边就又开了一家小饼店,又过了不久,又开了一家,不到半年的时间,这里已是一排小饼店了。都一样的价格,卖一样的饼。生意也都不错。我还是喜欢到第一家小饼店去买饼,但有时候,买饼的人多,不得不排队等,我性急就转到旁边的饼店买。凭良心说,这些饼店的饼味道也不错,价格也一样,有一段时间,我就不再到第一家小饼店买饼了。      可是,慢慢地,我发现,这些小饼店的饼越做越小,味道也不如从前,有几家虽然还和从前一样大,但价格已由过去每个5角钱涨到6角。有一次买饼,旁边一位中年人感叹说:现在做生意都是这样,开始时又便宜又好,饼也大,等到雇客多了、生意好了,不是饼越做越小,就是价格越来越高,只有拐弯处第一家那个饼店一直没变,饼还和从前一样大,味道一样好,怪不得许多人宁愿在那排队等,也不到旁边这些店来买。      以后,我就又到第一家小饼店去买饼,饼还是和我第一次买时一样大,一样味香面软,一样吃一回,就想第二回。      前段时间,我因为单位有事,每天回家很晚,街上的店都打烊了,只有拐角处那家小饼店还亮着灯。我有些奇怪,这么晚了,小饼店的人怎么还没休息,在里面做什么?有一天我又来买饼,正好人不多,因为常来,那三个南方兄妹都认识我了,我就和他们开玩笑说:“晚上那么晚还不休息,在忙什么?是不是钱多的数不过来,要数到深夜?”南方小妹快言快语地说:“大姐,不瞒你说,现在每天卖饼的钱多得我们都没想到,当初我大哥带我们来的时候想做5、6年赚点钱,在郊区买一间房子,把父母都接来一起住。可现在才三年,赚的钱不仅可以给父母买房子,我大哥、二哥、我,我们每人都可以买上一间房子了,真是没想到呢?”      “就靠卖饼,5角钱一个饼,没做别的?”我听了,也很吃惊。      “是的,就卖饼。”三人中年纪最大的大哥说:“我父亲做了一辈子的饼,他把手艺传给我的时候,就告诉我做饼的面一定要头天晚上发6个小时,第二天早晨起来再揉上两小时,油、盐、芝麻等调料都按一定比例配好,二两一个,按每个赚5分就行,合订好价,开店后就要保持不变。记住: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要让雇客买的每个饼都要和第一个饼一样大,一样的味道,一样的价格。只要还有一分钱可赚,就要一直保持不变!”      商家常言市场变化快而自己应变不及,而这家小饼店的成功,就是保持不变。      商家送给顾客最好的礼物是满意,顾客送给商家的最好礼物是货币。      美国好乐公司的副总裁艾丽莎·巴伦,掌管着30多亿美元的资产。她20岁时曾当过一家糖果店的店员,来店的顾客特别喜欢她,总是等着她给自己售货。      有人好奇地问艾丽莎:“为什么顾客都喜欢找你,而不找别的小姐,是你给的特别多吗?”      艾丽莎摇摇头说:“我绝对没有多给他们。只是别的小姐称糖时,起初都拿得太多,然后再一点点地从秤里往下拿。而我是先拿得不够,然后再一点点地往上加,顾客自然喜欢我了。”      有钱难买愿意。艾丽莎·巴伦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她抓住和满足了顾客心理上的微妙差别:一点点地往秤上加要比一点点往秤下拿让顾客感到舒服。      法林是美国的著名商人。有一次,一个朋友请他帮助销售在库房里积压多年的商品。他就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了一个经营积压商品的办法。      他在波士顿市中心的繁华区开了一家商店,并在电视上做了广告,声称该店有一套与众不同的经营方法:商品标出价格的头12天,按全价出售;从第13天起到第18天,降价25%;从第19天至24天,降价50%;从第25天至30天,降价75%;从第31天至36天,如果仍然没人要,就把商品全部送给慈善机构。      法林商店很快成了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几乎知道商店广告的人都想去看一看,其中的大部分人预言:“法林这个笨蛋非倾家荡产不可。”因为,如果顾客等到商品价格降到最低时才去购买,商店就非吃大亏不可。      然而事实完全出乎众人的意料之外,法林商店的商品从降价后就十分畅销,很快就将积压多年的商品销售一空。

文档评论(0)

scj112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13057136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