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九十六年道路交通
安全與執法研討會
中華民國 96年9月
機車刮地痕摩擦係數試驗
1 2 3 4 5 6
許哲嘉 吳宗霖 翁榮宏 黃國平 、吳樹遠 徐銘聰
摘 要
在機車交通事故中,機車往往因慣性倒地在地面產生刮地痕,此刮地痕
扮演著事故之被害人釐清責任的重要因素。本研究設計製作與箱型車結合之測試
台,在測試台上放置輕型機車做同步移動以模擬輕型機車實際行駛狀況,當輕型
機車達到預定車速時,輕推輕型機車脫離測試台然後觀測輕型機車倒地之刮地痕
距離,經由刮地痕距離與試驗車速計算其摩擦係數。本研究探討車速及機車左右
倒對摩擦係數影響。另外,以電子彈簧秤串接倒地之機車在定速行駛下進行拉力
試驗,經由拉力與機車重量比值得到摩擦係數之另一種表示,探討機車左右倒之
摩擦係數差異。
刮地痕試驗結果得知在車速 30~50 km/hr之間輕型機車刮地痕摩擦係數值
最高,其值介於 0.5與0.6之間;當車速超過50 km/hr以後摩擦係數值逐漸減少,同時
由於輕型機車兩側與地面接觸零件之差異,在同一車速下輕型機車左倒之摩擦係
數比右倒高。此外拉力試驗結果得知在時速 20與30 km/hr時機車左倒之平均摩擦係
數均比右倒高,並且時速 30 km/hr之平均摩擦係數高於時速20 km/hr ,其趨勢與刮地
痕試驗所得的結果相同。
壹、 前言
因國內民眾使用機車的機率高於汽車,再加上地狹人 稠、交通擁擠,汽機車
共用一道之景象隨處可見,卻也使機車發生車禍之機率提高,造成輕者受傷,重
者死亡之慘劇發生。在交通事故鑑定上,除了道路優先權的判斷外,當事人是否
1 南台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副教授
2 南台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講師
3
台灣省台南區行車事故鑑定委員會秘書
4 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系副教授
5 南台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研究生
C-59
超速行駛亦是重要考慮因素,在很多事故糾紛中,當事人常將事故的發生歸咎於
對方車速過快所造成的,因此若能判斷碰撞前雙方行駛的車速則更能釐清雙方責
任的歸屬。
汽車與機車碰撞後之運動行為有很大的不同,汽車大 多是輪胎與地面仍保持
接觸,呈現滾動或滑動之狀態,翻覆的機會較少,在推估車速上可經由輪胎與地
面間之摩擦係數及移動距離來估算車速;而機車由於本身是二輪構造,受到強大
撞擊力後往往失控而向左倒或右倒,輪胎不再與地面接觸,機車兩側突出之機件
如飾板、把手、排氣管或駐車架等與地面接觸,也會因慣性在地面上產生相對滑
動,因此機車倒地後與地面接觸運動行為較複雜,所以如何從地面上產生之機車
刮地痕跡來反推機車倒地前車速,在機車肇事率越來越高的今日是一重要課題。
機車碰撞分析的文獻非常少,在國外關於機車研究,絕大部分以超重型機車
來做測試,McNally和 Bartlett[1]以線動量及轉動量守恆來作機車車速推估,Quddus 等
人[2]在交通意外事故中分析機車和其它車輛損壞程度,Tan 等人[3] 探討機車前輪受
外力撞擊時使其變形前所能承受之負荷,而在國內有關於機車碰撞研究,大多數
利用模擬分析軟體來進行研究,葉名山、吳自強等 [4] 利用 PC-crash 3D模擬重建現
場,建置國內機車車輛資料庫再配合實際案例進行模擬肇事過程,以了解機車撞
擊情形,郭曜彰、邱裕鈞等 [5]從汽機車碰撞事故案例 450件為研究對象再利用類神
經網路建立一套汽機車碰撞事故的肇事鑑定專家系統,概括以上這些有關機車碰
撞研究文獻中,皆無針對機車刮地痕方面研究,然而,在肇事鑑定中,以現場機
車刮地痕來推估機車倒地前之車速將有助於還原肇事前兩車之駕駛行為,釐清當
事人肇事責任歸屬之問題。
本研究設計製造一測試台,該測試台連結一有動力源之箱型車,輕型機車置
放在台上同步移動,試驗車速分別為20 、30 、40 、50 、60與70 km/h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