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填料型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规程-江苏建设科技网.doc

有机填料型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规程-江苏建设科技网.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5 有机填料型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 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omestic sewage treatment of constructed wetland of organic filler (征求意见稿) 前 言 为规范有机填料型人工湿地处理技术推广应用,保证运行正常,提高处理效率,有效改善水环境质量,根据江苏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2013年度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和标准设计编制、修订计划的通知》(苏建科[2013]586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采纳多项人工湿地科研课题鉴定会专家建议,依托大量试点示范工程,结合生活污水处理应用中积累的经验,编制了本规程。 本规程共分7章,主要内容有:1总则; 2术语和符号;3总体设计;4预处理;5工艺设计;6施工和验收;7运行管理;附录A~D。 本规程由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科技发展中心组织编写和负责具体技术内容解释。在执行过程中如有建议和意见,请反馈至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站(地址:南京市江东北路287号银城广场b座4楼;邮政编码:210036),以供今后修编时参考。 本规程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 主编单位: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科技发展中心 参编单位:江苏省建设科技成果服务中心 江苏省土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目 次 1 总则 2 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2符号 3 总体设计 3.1设计水量和水质 3.2选址与总体布置 3.3工艺流程 4 预处理 4.1一般规定 4.2预处理设施 4.3设备与控制 5 工艺设计 5.1一般规定 5.2设计参数及公式 5.3湿地构造设计 5.4防渗设计 5.5有机填料及植物栽植方法设计 5.6植物选配 5.7消毒和回用 6 施工和验收 6.1一般规定 6.2施工 6.3验收 7.运行管理 附录A 有机填料型人工湿地工程的单位﹑分部﹑分项工程的划分 附录B 验收记录和验收报告 附录C 有机填料型人工湿地运行记录表 附录D 有机填料型人工湿地示范工程名录 本规程用词说明 条文说明 1 总 则 1.0.1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为保证有机填料型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推广成效,防治水体污染,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创建人民宜居的美丽家园,特制定本技术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推广有机填料型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管理。 1.0.3 本规程适用于农村、乡镇等小型、分散型生活污水的 1.0.4 有机填料型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管理除符合本规程外,还应符合国家及江苏省现行有关标准的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1.1 有机填料型人工湿地 有机填料型人工湿地系参照传统人工湿地原理和功能而创建的由有机填料替代无机颗粒填料且可控制运行的、高效、难堵塞、易疏通的湿地系统,由下至上分为有机填料层、承托层(混凝土隔板、或塑料绳网、塑料浮板)、植物栽植层和植物层等部分。当污水流经有机填料型人工湿地时,其污染物被床体填料和植物根系吸附吸收、过滤、微生物降解而达到水质净化的目的。 2.1.2 垂直潜流有机填料型人工湿地 vertical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 of organic 该湿地床分为多级,污水从湿地床一端配水槽上方或下方流入第一格床,再由第一格床下方或上方流入第二格床,以此类推,直至流出。 2.1.3 水平潜流有机填料型人工湿地 subsurface horizontal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 of organic 污水从人工湿地床前端配水槽下(或上)方流入,水平潜流至末端上(或下)方排出。 2.1.4 比表面积 specific surface area 有机填料型人工湿地床中,填料表面积与填料体积之比,称之比表面积; 2.1.5 孔隙率 porosity 填料间的孔隙体积占包括空隙在内的填料全部体积的百分比,称之孔隙率。 2.1.6 水力停留时间 hydraulic retention 污水在有机填料型人工湿地构筑物内的平均停留时间。 2.1.7 表面污染物负荷 单位时间内有机填料型人工湿地有效单位面积容纳污染物的量。 2.1.8 表面水力负荷 hydraulic surface loading 单位时间内有机填料型人工湿地有效单位面积通过的污水体积。 2.1.9 有机填料型人工湿地床的全部体积。 2.2 符号 CODCr—化学需氧量; NH4+-N—氨氮含量指标; TN—总氮含量指标; T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