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文化调研 V20.pptVIP

  1. 1、本文档共7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活动的初衷 将儿童节与丰子恺先生漫画中的童心童趣相结合,增加孩子与大人间的互动沟通,让大人与孩子亲密接触,摆脱年龄的障碍,摆脱固化的思维模式,让大人聆听孩子的声音、聆听自己内心本真的声音,由此获得灵魂的解脱,让心灵得到释放,进而让社会更加美好。 丰子恺及作品所反映的人生哲理和美学观 丰子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漫画家、文学家和艺术教育家。但他的贡献还远不止这些丰子恺先生的美学思想是20世纪30年代艺术家美学思想的代表,在中国现代美学思想史上都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丰子恺的哲学观 他对人生的哲学有着独特的看法。他认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为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灵魂生活就是宗教。人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三层楼。懒得走楼梯的,就住在第一层,即把物质生活弄得很好,锦衣玉食,孝子慈孙。这样就满足了,这也是一种人生观,并且在世间占大多数。高兴走楼梯的就爬上二楼玩玩。这就是专攻学术文艺的人。他们全心全意的贡献给了学问的研究和文艺的创作和欣赏。这样的人,在世间也有很多,即所谓“知识分子”,“艺术家”还有一种人,“人生欲”很强,脚力很大,对二层楼还不满足,就在上楼梯,爬到三层楼去,这就是宗教徒,他们做人很认真,物质欲,精神欲都满足了还不够,必须探求人生的究意。 他们认为财产子孙都是身外之物,学术文艺都是暂时的美景,连自己的身体都是虚幻的存在。他们不肯做本能的奴隶,必须追究灵魂的来源,宇宙的根本,才能满足他们的人生欲。但是丰子恺先生也不是单纯地以最求人生欲的最高境界,他认为宗教可以解释宇宙、世界、人生的根源,这归源于他对佛教的信仰。同时,他也认为艺术是人生所必不可少的,对于人生、社会的贡献也很大。所以,他甘愿停居于“二、三层楼”之间。这使我很佩服丰子恺先生的一点,不强求最终意义。因为人有人性,当去追求所谓最终意义的时候,人性中的所独有的美和意义也会消失。感性之美。丰子恺不是个哲学家,所以他自己体认到人生哲学更多地是从自己的人生体验而得出的。而且丰子恺从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体悟出发,认为人生可分为三种境界:物质境界、艺术境界、宗教境界。其中艺术境界和宗教境界正是他所追求的人生境界,琢磨市井人物的种种行状,如小孩打架、邻人饶舌、小贩叫卖、农人赶集还有自然界的种种天真活泼之处,这些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情景都原滋原味地进入到丰子恺的笔下,成为他散文的一大特色,“已到他笔端就有一种风韵,殊不可思议。 丰子恺的美学观 丰子恺描写故乡石门湾的风土人情的散文中,对故乡的“酒令”“老汁锅”等饮食特色,以及对家乡的风土人情、奇人逸事的描写,无不率真流出,令人倍感亲切自然,留下鲜明的印象。这是丰子恺的一种趣味是他艺术地对待人生,达到人生艺术境界的一个关键。首先,艺术与人生是融为一体的,所以,他把自己的人生也当作一件艺术品,把日常生活当作艺术的过程,以艺术的心态来对待日常生活;可以从他散文所呈现的“琐碎”之美观照到;其次,丰子恺认为艺术应当是接近大众生活,奉献给大众人生的,所以他主张一种“曲高和众”而不是“曲高和寡”的艺术精神,这一点从他散文所呈现的朴素、亲切、贴近人生的诚挚之美可以观照到; 丰子恺一生都始终对生活琐事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主要源于他对艺术的一种特殊领悟,这种对艺术及其本质独立性的坚持构成丰子恺所追求的人生艺术境界的第三层涵义。一方面,丰子恺从自己的宗教启信出发,认为人生是“无常、虚幻”的,从而产生一种厌世、虚无、消极的人生态度。所以,丰子恺希望参透人生表象,以达到通达无碍的人生境界,因而他对人生的功名利禄作壁上观,视之为浮云清风。他对这种宗教境界的追求,从其散文所呈现的淡泊之美可以观照到;另一方面,丰子恺认为现实生活是卑俗的,所以他在宗教信仰中为自己建造了一个精神家园,希望“暂时脱离尘世”,从而对现实生活有所超越,这从他晚年散文创作所呈现的圆融之美可以观照到。丰子恺先生喜欢闲居,并不是因为他无所事事而是追求一种无拘无束、自然惬意的生活境界,从凡夫俗子的普通生活中发现愉悦自身的美。这种人生哲学是宠辱不惊的。丰子恺先生在文革的惊涛骇浪中也保持着这种艺术化的人生态度,面对强大的精神痛苦与肉体折磨的压力,丰子恺还是一如既往的保持着自己的生活方式,我对这个的理解是,即使生活再痛苦,空虚依然保持着一颗热爱的心这是我认为丰子恺先生所最值得我们学习的人生哲学。 调研照片 活动流程: (1)首先,参赛的每组成员10人(5对家长和孩子)及评委组入座, (2)孩子与家长进行互动,利用工作人员提供的蜡笔和水彩笔在风筝上进行创意涂鸦,主题为“闪闪童心”,用时共30分钟。 (3)评委老师观察自己组员,记录要点,作为打分依据。 (4)涂鸦完成后收集作品后由专业评

文档评论(0)

186****641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