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复习资料-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单元复习 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 古代文明名称 周边的河流、 海洋名称 文明诞生的大致时间 A B C D E 克里特文明 古代埃及 古代西亚国家 古代印度 古代中国 爱琴海 尼罗河 两河流域 印度河,恒河 黄河,长江 公元前2000年 公元前3500年 公元前3500年 公元前2500年 公元前2070年   这些早期文明区域在地理位置和环境上有什么共同特征? 地理位置 环境特征 北半球 温带地区 大河流域、海洋 古代埃及——尼罗河流域 古代西亚——两河流域 古代印度——恒河、印度河 中 国——黄河、长江流域 大河文明 海洋文明 古希腊——地中海东部 爱琴海西部 古罗马——地中海 为什么这些地域会成为孕育人类早期文明的摇篮? 1、气候温暖湿润多雨,适宜人类居住和生存; 2、临近大河流域,水源充足,水利资源丰富; 3、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由此可见,早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较强。 文明名称 文字 生产力,大型工程 城市 国家机构与制度 文化 古代埃及 古代西亚 (古巴比伦) 古代印度 古代中国 西方(古希腊、罗马) 象形文字 楔形文字 象形文字 甲骨文 拉丁字母 金字塔 空中花园 佛寺佛塔 青铜器 都江堰 高架引水渠,古罗马竞技场 孟斐斯 乌鲁克 乌尔 摩亨佐.达罗 镐京、二里头遗址 雅典 罗马 法老、军队、刑法 《汉谟拉比法典》 种姓制度 分封制 宗法制 礼乐制度 奴隶制、城邦民主制、《十二铜表法》 太阳历 太阴历 星期制度 佛教 数字符号 百家争鸣 科学、哲学、戏剧,基督教 空中花园想象图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汉谟拉比法典》是一部怎样的法典?它有何历史价值? 《汉谟拉比法典》是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维护统治秩序的法典。 它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地位 等级 名称 代表的社会阶层 该阶层的职责或义务 统治阶级 一 二 被统治阶级 三 四 印度种姓制度(实质):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的工具 吠舍 首陀罗 刹帝利 婆罗门 僧侣和贵族 国王、武士、官吏 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等 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者(奴隶、理发师等) 掌握宗教文化祭祀大权 掌握军事和行政大权 供养前两个阶层 没有任何权利,处在社会最底层 宗教名称 创立时间 创始人 教义 经典 影响范围 佛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公元前6世纪 7世纪 1世纪 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 宣扬众生平等,要消灭欲望,忍耐服从,才能到达极乐世界 穆罕默德 耶稣 亚非地区 欧洲 北美 亚洲地区 《古兰经》 《圣经》 《金刚经》 《佛经》 信奉唯一的神真主安拉 相信救世主耶稣基督,盼望灵魂得到救赎 (印度) 罗马帝国时期巴勒斯坦地区 阿拉伯半岛麦加 古代中国 夏 朝代 起始时间 建国君主 亡国君主 主要内容 战国 春秋 周 东周 西周 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 商 公元前1600年到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周幽王 周武王 商纣王 商汤 桀 禹 世袭制,宫殿 周平王 春秋五霸 铁农具和牛耕 分封制, 宗法制, 礼乐制度 青铜器,甲骨文,军队和刑法 战国七雄、都江堰、商鞅变法 百家争鸣 周赧王 公元前356年,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的内容: 废除土地国有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奖励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奖励军功,按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建立县制,由国家直接任命官吏官吏。 意义:秦国从此强盛起来,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 派别 思想家 时代 主张 名言 相关著作 儒家 道家 墨家 法家 兵家 孔子 孟子 老子 庄子 墨子 孙子 韩非子 孙膑 战国 战国 春秋 战国 战国 战国 春秋 春秋 主张兼爱、非攻 主张法治,加强中央集权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核心思想:“仁”,以“德”教民,以“礼”治国 教育: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准则。 主张无为,要求人民顺应自然;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主要思想是“天道无为”,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 “事备而后动” 《孟子》 《论语》 《道德经》 《韩非子》 《墨子》 《庄子》 《孙膑兵法》 《孙子兵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