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城市区域与郊区相比,易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 A.逆温现象 B.水土流失 C.热岛效应 D.“臭氧空洞” (2)为避免该问题对城市大气环境带来的污染,应该( ) A.将卫星城布局在城市热力环流范围之外 B.将工业区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下风向地带 C.控制城市发展,缩小城市规模 D.减少城市高层建筑物,增加城市空间 【解析】(1)选C,(2)选A。第(1)题,城市人为释放热增多,导致城市中心出现热岛效应。第(2)题,将卫星城布局在城市热力环流范围之外,可以避免卫星城内污浊的空气流到城区,对城区造成污染。 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 活动一 点拨:谈自己的看法可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 1.适当评价各种交通工具的优缺点:例如,公共汽车和电车载客量大,机动性差;小轿车机动灵活、舒适,载客量小;自行车无污染等。 2.优先发展何种交通工具要根据城市各自的具体情况确定,不能一概而论。 3.同时要考虑各种交通工具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 活动二 点拨:需明确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略。 2.(1)一些城市建设扩张无度,大举侵占土地,影响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城市农副产品的供应。(2)城市建设挥霍土地等于削弱后劲、透支未来,会严重影响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3)造成了区域基础设施规划和城市发展布局的不合理,削弱了我国城市的总体实力,降低了我国城市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3.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要数量与质量并重,但更要重视质量;要速度与可持续发展并重,但更要重视可持续发展;要实体与环境并重,但更要重视环境;要硬件与软件并重,但更要重视软件;要个体(城市)和群体(区域)并重,但更要重视群体。 城市环境问题 活动 点拨:明确城市环境问题及整治措施。 1.我国一些城市在绿化过程中刮起了一股“大树移植风”,靠牺牲异地生态环境来满足局部景观工程或“重点项目”的需要。大树移植是“城市化妆”运动的一种现象,是不可取的,是非常有害的。 建设生态城市无疑是正确的,但大树移植费用昂贵,最大的代价是要“牺牲”大量无辜的大树,眼下近距离移植技术的成活率仅60%左右。大量移植大树对树木原生存地会造成严重的环境破坏,直接影响当地的生态群落,还会引发水土流失、泥石流、山体滑坡、洪涝、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移植古树还违反了国家保护古树的有关法规。 2.城市上游山区的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如果城市绿化以山区的森林植被破坏为代价,就会造成山区的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对下游的城市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1)上游山区失去了涵养水源的森林,就会造成下游城市失去水源补充,导致枯水季节水资源的缺乏。(2)上游山区失去了水土保持的森林,会造成下游城市的河湖淤塞,泄洪不畅,防洪标准降低,增加防洪人力和物力的投入。 3.生态城市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普遍认为其内涵是生态城市即生态健康的城市,它追求人类和自然的健康与活力,是紧凑、充满活力、节能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聚居地。也就是说,生态城市是可持续的,符合生态规律和适合自身生态特色发展的城市。在这样的城市中,水是清洁的,空气是清新的,栖居于此的人类、动物、植物都是和平共处的,按自然的规律生存,资源得到循环利用,污染的危害不再产生,道路畅通无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和坦诚的,城市以健康的状态运行,并具有独树一帜的魅力。 第三节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了解城市化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影响。 2.理解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3.了解我国城市发展的趋势。 4.分析讨论城市环境问题,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进一步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和发展观。 课标解读 运用有关资料,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程标准 一、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 1.城市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2.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气候:改变下垫面的原有性质→城市产生_________。 ②河流:破坏原有的河网系统→城市地区水系十分紊乱→地面 积水和_________。 ③生态:城市生产生活污染→___________环境生态。 热岛效应 富营养化 干扰和破坏 (2)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促使现代文明向_________渗透,强化了当地 与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影响和改变 _________ 经济开发和信息交流大幅度加强 人口和产业活 动由_____到 _____ _____生态系统转变为_____生态系统 乡村景观逐步为城市景观所取代 传统的农业社会逐渐演化为现代化工业社会 改变了居民的_________ 农业用地演化为建设用地,形成城市_________ 改变了土地利用方式 结 果 表 现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