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2课时 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和误差 R·八年级物理上册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测量物体长度的特殊方法并会运用. 2.知道测量有误差,理解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操作,感受并知道一些测量物体长度的特殊方法. 2.利用比较法理解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思考和实际操作,培养动手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学习难点 学习重点 1.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2.减小误差的方法. 1.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 2.误差和错误的区别,减小误差的有效办法. 1.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_______叫误差,多次测量取_________是减小误差的最常用的方法,还可以通过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来减小误差. 差异 2.误差与错误的区别在于误差只能_______不能_______,而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 减小 消灭 平均值 完全可以避免的 在上节课学习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你能利用刻度尺量出一张纸的厚度、一枚硬币和一根铜丝的直径吗? 知识点一 长度的特殊测量 如果我们测量的物体很小或很薄、很细.如物理课本的一张纸的厚度、漆包线的直径.而测量的工具也只有刻度尺,那么又如何测出它们的厚度和直径呢? 一张纸太薄,那50张、100张纸叠在一起厚度够吗? 测出50张、100张纸叠在一起的厚度,然后除以纸的张数,即可得出一张纸的厚度. 可以用刻度尺直接测量一张纸的厚度吗?为什么? 不能,因为一张纸的厚度太薄,远远不到1mm. 请大家测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并考虑在累计法测量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 ①与课本内的纸厚度不一样的不能测进去.(如课本的封皮、彩图纸). ②张数最好凑成容 易计算的数量. ③每页都要压紧. 测量漆包线的直径 n圈 L 微小物体的测量——累积法: 长度 (L表示n个相同微小物体的总长度;l表示一个微小物体的长度) 像一枚1元硬币的直径,圆柱体的直径、圆锥体的高等又如何测量呢?请大家动手操作测量. 夹紧 对齐(一端与刻度尺上有刻度线的位置对齐) 垂直(垂直于刻度尺) 圆柱体直径、圆锥体高的测量 ——三角尺刻度尺配合法,要点:夹紧、对齐和垂直. 地图上标示的公路、铁路线是弯弯曲曲的,谁能想个办法测出北京至广州两地间的铁路线的长度? (1)设法把这条曲线的轨迹(如图)拓印下来,然后转换为直线进行测量. A B (2)让一条棉线与曲线重合,在棉线上标出曲线的起点和终点,然后把棉线展直,用刻度尺量出它的长度,就是这条曲线的长度. A B A B 曲线长度的测量——化曲为直法. 要点:要注意起点、终点,展直时不能用力拉伸. 测较短的曲线,例如地图册上的铁路线长. 测较长的曲线,例如运动场的跑道. 2.误差的来源: (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者) 注意:误差是客观存在的,不可避免的,不可能消除,只能尽量的减小. 1.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知识点二 误差 误差不是错误: 3.减小误差的办法: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B.改进测量方法 C.选用精度高的测量工具 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错误是不应该发生的,是可以避免的. 解析:误差是由于实验方法、实验者、测量工具等因素引起的,不可避免,只能减小;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少误差,所以A、D说法错误,C说法正确.读数时,分度值的下一位是估读的,是一个不准确的值,若再往下一位估读,得出的数字是无意义的,所以B说法错误. C × × √ 减少 1.为了测出细铜丝的直径,某同学把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32圈.如图所示,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测得这32圈的总宽度为______cm,可算出细铜丝的直径约为______mm. 解析:精确测量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32圈铜丝直径总长度应读数为50.0mm,细铜丝的直径D=L/n=50.0mm/32≈1.6mm. 1.6 5.00 2.(四川遂宁中考)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cm、12.36cm、12.35cm、12.7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 A.12.45cm B.12.34cm C.12.35cm D.12.36cm 解析:由测量结果可知所用刻度尺分度值为1mm,因此要估读到毫米的下一位,12.34cm、12.36cm、12.35cm三个数据中倒数第二位的准确值是相同的,而12.75cm中的准确值与它们不同,属于错误的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