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语言的魅力》教案.doc

北京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语言的魅力》教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京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语言的魅力》教案 篇一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六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人同情帮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感受语言的魅力。 3、练习用有魅力的语言写警示语。 4、学会本课21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繁华、木牌、过往、打扮、悲伤、添上、陶醉、漆黑”等词语。 5、教育学生从小培养自己的同情心,增强助人为乐的意识。 教学重点: 体会诗人添上那几个字产生的巨大作用,感受语言的魅力。 教学难点: 理解第六自然段,学习用有魅力的语言写警示语。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理解词语。 一、导入课文 师:同学们,在本单元,我们已经结识了古今中外几位名人,都有谁谁啊?谁能说说?(我国明代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加拿大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大夫)从他们身上我们发现了什么?(李时珍一主为病人解除痛苦而学医的崇高的思想,白求恩在危险环境中仍然为伤病员做手术,也有一种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不错,那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课文,学习一位诗人的高尚品质。 师:板书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同学们,读完题目,心里有什么感想?想知道点什么?或者你知道了什么?谁能谈谈! 生:(魅力指的是非常有吸引力) 生:(到底什么语言有那样的吸引力了?) 生:(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 师:那这句话为什么就吸引人了呢?吸引谁了呢?想知道这些问题,开始读课文,找答案吧! 二、学习课文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读课文,初步领会一下课文内容,注意带拼音的生字词语,还要给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可以吗? 2、让生说说读完后的感想 (双目失明) (课文讲的是语言的魅力) “盲人”课文中是用什么词说的 (课文讲的是法国诗人让彼浩勒帮助一位盲人的故事)那么到底这位诗人怎么帮盲人老人的呢?在什么情况下这位诗人帮助老人的呢?请同学们快速从文中找一下相关的句段,准备给大家读一读!好吗? 3、找生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4、读完后:让生说说当时的情况,(老人——木牌——街上过往的行人无动于衷)师相机指导:什么样的老人? 课件(衣衫褴褛,头发斑白,双目失明)——穿着描写 5、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一想:你有没有什么疑问? (1)课件(他不像其他……这样做的。)——从这个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自尊心很强 (2)“无动于衷”是什么意思?他们为什么会这样?这说明什么?(因为街上出现一个乞丐而且是盲人,那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他们都不为其然了,所以就“无动于衷”) 6、师: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诗人让彼浩勒是怎么做的?(找生读2、3、4、自然段) 7、生:让彼浩勒问了盲老人,然后盲老人就说(课件)(“唉!……悲伤)课件(悲伤)——感到很伤感,也很难过。——指导有感情地读句子。 8、听到这些,让彼浩勒又怎么做了?生(拿起笔,添上了“春天到了,可是”几个字,就匆匆地离去了。 9、那么,有了这几个字以后,老人的情况有了什么样的变化吗?(找生读第5自然段)生:老人得到了很多钱,师:那他是怎么说的?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课件)——“先生……多极了!” 10、这时让彼浩勒怎么样了?(课件)——摸着胡子满意地笑了。——为什么?(因为老人得到了钱,让彼浩勒的目的达到了。他不是想自己就一个人去关心他,而是想让所有的人去关心盲老人,这样比自己独自解囊相助,效果好的多了!不是吗?同学们!)——那么让彼浩勒做了一件什么样的事?(伟大的事,好事)所以,当他写那些字的时候,匆匆地离去了。这下,同学们明白了吗? 11、师:同学们,同样的一天,同样的一盲老人,同样的过往的行人,为什么前后有了这么大的变化?是什么起到了如此大的作用?——生(语言的魅力)师:(什么语言)? ——生,(课件)——(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 12、师:是呀,“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这富有诗意的语言,产生这么大的作用,就在于它有非常浓厚的感情色彩。(看大屏幕起读)——“是的,……同情之心呢?” 13、找生再读一遍;(课件)——图片+音乐 14、同学们,此时此刻,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这美景怎能不叫人陶醉呢?(谁能换一个词,沉醉,迷人)但这美好的一切(文中怎么说的?良辰美景),对于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来说,中是一片漆黑(课件)——漆黑一片。这是多么令人心酸呀!这时,过往的行人的良心发现了,行人觉得老人眼虽瞎但心没有瞎。他尽管什么也看不见,却存有向往春天的欲望。他向往自然的春天,一定更向往人类的春天。一个残疾人尚能存有对人类、对生活美好向往抑或爱的奉献的善良心灵,何况没有残疾的健康人群呢?行人们正是透过外表看到了实质,看到盲老人那颗闪闪发光的美好善良心灵,被其感动,甚至是不经意受到了一次崇高的爱的教育,于是纷纷解囊相助。 15、当然,这一过程与诗人让彼浩勒不无关系,实际上是让彼浩勒

文档评论(0)

施工方案编制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人专业从事招投标施工方案编制,工程造价预算编制,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资料编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